經濟大棋局

經濟大棋局

我不認識作者,但我認識他的文字。 因為,在時下中國,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見識,更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勇氣。 這是思想家的無奈,更是民眾的悲哀。

圖書信息

封面封面
書名:經濟大棋局
作者:時寒冰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作者簡介

時寒冰:姓時名寒冰字暖之。生於1972年2月。現居上海,就職於上海證券報。著有《中國怎么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
作者秉持“公平公正的制度才能讓人民免於掠奪和恐懼,才能讓公心和敬畏生命成為普遍的價值觀,而這一切都只能源於民主”的追求和信念,長期堅持公益寫作,為民聲和民生奔走疾呼,被眾多網民視為有良知的、清醒和獨立的知識分子。
MBA碩士。中國財經傳媒人聯盟特邀觀察員,《上海證券報》評論版主編(曾兼任新華社所屬現代金報和現代快報評論主編),曾主編網刊《中國》,並曾作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特邀嘉賓發表時事評論。鳳凰博報特約顧問、南京大學客座教授、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等媒體評論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平生第二部經濟類著作。內容涵蓋了當今世界經濟、政治、軍事等諸多領域。我國著名軍旅作家、軍事理論家、評論家,空軍少將喬良為本書作序,評論本書“幾乎涵蓋當下世界全部問題的雄心:一切皆在視野之中!甚至在軍事問題上,其見解之清醒、犀利,其辨析之精當、準確,也遠在我們今天許多軍事專家之上。你盡可以不認同他的某些結論,但你仍不得不嘆服他在分析某個問題時,充分顧及所有要素和條件,然後融之於一爐、層層抽絲剝繭,步步推理演繹的能力”。

圖書序一

悲壯的先知
——序時寒冰《經濟大棋局》
喬良
本來,我是想用更戲謔一些的題目來著,比如“巫師”或“烏鴉嘴”什麼的,但我擔心讀者甚至作者本人不能理解我的本意,於是才決定用“先知”這個詞,一是它看起來更正面,二是讀完本書的縮略本,我更堅定的認為,作者所思所言,當得起這兩個字。
我不認識作者,但我認識他的文字。這些年裡,時寒冰這個名字不時跳入我的視界。在我看來,他的文字有見地,有成色,且既先見又先鋒,值得你關注。所以,不管報紙上還是雜誌上,凡看到他名下的文字,我都會拿過來就讀,包括把他那本《中國怎么辦——當次貸危機改變世界》買回來讀,
但我要說,所有的閱後觀感,都不如讀本書來得震撼。在《經濟大棋局》中,時寒冰把一個經濟分析師的本事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嘆賞。從本書的目錄,即可看出作者有幾乎涵蓋當下世界全部問題的雄心:一切皆在視野之中!甚至在軍事問題上,其見解之清醒、犀利,其辨析之精當、準確,也遠在我們今天許多軍事專家之上。你盡可以不認同他的某些結論,但你仍不得不嘆服他在分析某個問題時,充分顧及所有要素和條件,然後融之於一爐、層層抽絲剝繭,步步推理演繹的分析能力。這就是才華。這是大多數在這個領域中耕耘、馳騁或鑽營者們無人可及的才華。不過,我之欣賞時寒冰,首先還不是他的才華,儘管我首先被他的才華所吸引。因為這種才華是如此鮮明且炫目。我更看重的,是在這些充滿才華和智性的文章背後所顯現的,一個嚴肅的學者兼思想家的品質。在我看來,這些東西——學者的才華、思想家的品質,必然會構成一個人的良知和責任感。這一切經過這個人的大腦再從胸腔中迸發出來時,最終變成了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大聲疾呼和警告。
當寒冰以近乎殘酷的文字把他的憂患和警告,以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憤呼號出來時,他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一位先知。一位不能用引號修飾的悲壯的先知。
讀讀這些對我們也許並不陌生但卻無人表述得如此觸目驚心的文字!——“全世界凡是超發貨幣的國家,都在拚命為貨幣找出路——只有吸納掉這些貨幣,才能避免通脹之火熊熊燃燒,點燃起民眾難以抑制的憤怒”;
“從貨幣的超發,到吸納再到蒸發,這個被忽略的路線,主導著很多國家的證券市場趨勢和經濟大趨勢”;
“現在及以後,人類不得不為持續超發的貨幣付出代價。……財富縮水的速度正在以比氣候變暖更快的速度到來。……全世界所有政府及相關機構,都在遮掩貨幣超發的事實,在渾然不覺中,攫取民眾辛苦創造的財富”;
“為何在國內通脹壓力日益增大的同時,即人民幣對內貶值的同時,對外尤其對美元卻在快速升值?……在國內投放基礎貨幣來儲備美元等外匯,必然造成這種局面”;
“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在過度信貸支撐的情況下,才能與中國的出口相對接,消耗掉中國過剩的產能,在次貸危機後,由於美國消費者已經透支了未來若干年的消費,他們的消費能力今非昔比,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仍然大規模地進行投資,一旦這種供應能力在未來釋放出來,產能過剩的局面情何以堪?……在通貨膨脹之後,中國將步入輸入型通貨膨脹與國內的通貨緊縮共存的經濟形態”
“一方面,美國要實行弱勢美元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確保美元獨步全球的霸權地位不動搖,就只能通過襲擾唯一具有和美元相抗衡的歐元來實現,即通過引發歐元國的危機,來強化美元的唯一強勢地位”;
“這就意味著,人民幣不僅對歐元升值,對美元也必然升值……另一個環節,將在未來出現,即通過引發日本債務危機的方式,迫使日元快速貶值,導致人民幣對日元也快速升值“;
“這種布局的危險邏輯是:先逼迫人民幣升值,導致大量出口型製造企業因虧損而破產倒閉,,這其中包括許多優質企業,然後,再推動人民幣大幅貶值,以在推高中國泡沫和套利中獲取的暴利,收購中國的優質企業、人民幣資產、資源! ……這正是人民幣升值之血!”
上述文字僅僅引自於本書的第一章。而類似的這些既透徹辨析又大聲疾呼的文字,遍布於全書各個章節。也許,對這些見解,圈內某些自負的專業人士,會聳起肩膀說,我早就知道,沒什麼新鮮;而某些習慣於報喜不報憂的官員則更會視之為“烏鴉嘴”式的預言,但它對於大多數國人——從決策層到普通民眾,卻不啻於一道劃破陰翳的閃電、刺疼耳鼓的驚雷。
因為,在時下中國,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見識,更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勇氣。時寒冰當然知道,作為一個思考著的先行者,一位先知,僅僅靠高分貝吶喊“狼來了”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用你的思想和語言證明,狼從哪裡來?來了會如何?為什麼會如此?一句話,你必須揭示:狼之所以為狼,狼的天性,狼的行為模式,狼的行進路線。當你把這一切說清楚之後,你就完成了一個先知的使命。剩下的,就是聽你呼喊的人們的事兒了。雖然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對先知都是不大會理會的,直到狼真的來了,並且開始禍害羊群時,人們才會想起這位先知。於是,作為對先知表達敬意,中國人發明了——“亡羊補牢”,經典的“馬後炮”。
這是思想家的無奈,更是民眾的悲哀。面對這種悲哀和無奈,是選擇逆流而上,還是選擇迴避退卻?這是思想家和庸俗思想家的區別。寒冰顯然屬於前者。因為他在隨著第一章之後次第展開的各個章節中,陸續向我們揭示了過去幾十年間,人類——表現為不同國家——在經濟,特別是金融,政治,尤其軍事,這盤大棋局上展開的種種驚心動魄的博弈乃至搏殺,而他並不滿足於僅止向我們描述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的殘酷場面。他甚至不滿足於像外科醫生那樣,用他的柳葉刀,向我們剖示充斥其間的陰狠算計和策略路徑,更以內科醫生式的探幽發微,向我們揭示,這一切產生的病灶根源。這從他力圖在索羅斯狙擊英鎊,狙擊泰銖,到後來美國為擺脫金融危機製造的希臘及“笨豬五國”的歐債危機之間,尋找到一條隱秘軌跡的努力中,即可看出端倪。
我以為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在這一點上,我把寒冰引為同道。因為我們從各自的不同領域和角度,同時發現了這盤大棋局上最大的棋手——美國人的對弈策略和規律,這一策略規律,寒冰用更學術的方式去表達,而我只把它縮略為兩個中國成語:“水漲船高”和“水落石出”。這一美國人秘不示人的策略意味著:當全球經濟形勢向好時,各國是水,美國是船,水漲船高,美國是最大的獲利者;而當全球經濟低迷時,各國仍然是水,而美國是石,水落石出,美國依然是相對的最大收益者。這就是美國人上百年保持不敗的秘密。而為了配合這一策略的實現,美國人不惜使盡渾身解數,從理論引導(以芝加哥學派為旗幟的市場原教旨主義理論),到全球化運動的推進(替代過去大英帝國用炮艦政策逼迫各國的“門戶開放”),再到用捏軟柿子式的戰爭敲山震虎,改變他人的投資環境,控制和驅趕資本的流速和流向,這一切,美國人玩得得心應手,而全世界對此即便不是懵然無知,也是萬般無奈。這其中當然包括中國。
作為這盤大棋局中的被動棋手,寒冰痛徹地指出了對我們來說種種令人不寒而慄的可能性。儘管不是每種可能性都會出現,因為你的對手也不可能把每種針對中國的可能性都變成現實,但對其前景的警惕,卻是絕對必要的。這正是《經濟大棋局》這部書的價值所在。而書中作者充滿激憤之情的理性疾呼,我以為決策者們必須傾聽!
作為讀者,我當然也想知道這部書能為醫治令人擔心的“中國病人”開出什麼樣的藥方。我注意到在所有有針對性的藥方之外,寒冰多次強調了“制度”、“體制”和“價值觀”的功效問題。在這方面,我們尚未交換過看法,但我可以感受到寒凍的題外之意。因此,我不禁想也就此說幾句題外話。
在我看來,一位思想者, 是不能把前人的結論不假思索地拿過來做為自己立論的前提的,即使這一結論在人間流傳了數百年,上千年而無人懷疑,依然不能成為我也不懷疑的依據。我一向不大相信制度或體制可以解決根本性問題,因為本末不能倒置。所以,我堅信相對於制度和體制而言,構成制度、體制的土壤——國家性、國民性要遠為重要的多。因此,不改變土壤結構去移植制度或體制,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這從台灣的“民主夾生飯”中不難得出結論。更不要說接受某種價值觀的問題,特別是當這種價值觀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利器,而不僅僅是大眾的認同和自律時,它和與它相反的價值觀的功用,又有什麼區別?基於這些認識,我對一切來到中國這片土地的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都既不排斥,也不迷信。當然,這些題外話只是隨感而發,是耶非耶,見仁見智。與寒冰所說的一種好的金融體制對於國家經濟的良性運轉和安全至關重要,並不是一回事。
僅以此序,向這位比大多數國人都更早洞悉了中國未來且情懷悲壯的年青思想家致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