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地理學指南

經濟地理學指南

《經濟地理學指南》為(美)埃里克·謝潑德著作,全書分為導言和5篇,總計30章。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經濟地理學指南》全書分為導言和5篇,總計30章。第一篇為“經濟地理學的世界”,回顧和闡述了經濟地理學不同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各種理論和方法,包括發展史、建模傳統、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制度方法、後結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第二篇為“生產的領域”,關注經濟學的傳統議題,即生產,工作場所,產業區,空間、地區間的競爭,城市與區域增長,技術變化。第三篇為“資源的世界”,關注自然資源、農業、政治生態、自然的生產、單一工業資源城鎮。第四篇為“社會的世界”,關注家庭、階級、工會、管治、文化、族裔。第五篇為“循環的空間”,關注全球貿易、貨幣與金融、國際勞動力遷移、交通、電信、國際政治經濟。每一章均為相關領域內的權威地理學家就有關主題所作的較為全面的闡述,特別注重相關思想的發展和爭議之處。《經濟地理學指南》可以作為大學經濟地理學專業教材,適合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閱讀,也可供對區域和城市發展感興趣的學者和管理人員參考。若在閱讀過程中,參閱作為其姊妹篇的《經濟地理學讀本》,就能把握世紀之交英美經濟地理學的全貌。

目錄

中文版序

作者

圖表索引

致謝

第一章導言:經濟地理學的藝術

第一篇經濟地理學的世界

第二章“發明”英美經濟地理學,1889~J960年

第三章建模傳統

第四章馬克思主義者的選擇:歷史~地理唯物主義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

第五章女性主義和經濟地理:性別化職業和職業性別

第六章經濟地理學中的制度方法

第七章後結構干預

第二篇生產的領域

第八章生產地理

第九章工作場所

第十章產業區

第十一章空問、地區問的競爭

第十二章城市和區域增長

第十三章地理學與技術變化

第三篇資源的世界

第十四章資源

第十五章農業

第十六章政治生態

第十七章自然的生產

第十八章單一工業資源城鎮

第四篇社會的世界

第十九章家庭、工作和消費:勾勒經濟地理學的邊界

第二十章當代經濟地理學中的階級概念

第二十一章工會與經濟地理學

第二十二章國家與管治

第二十三章創造共同的世界:戰略和文化、時間和空間

第二十四章族裔網路

第五篇循環的空間

第二十五章全球貿易經濟地理

第二十六章貨幣和金融

第二十七章國際勞動力遷移的政治經濟

第二十八章交通運輸:追求速度,關注可持續性

第二十九章電信與經濟空間

第三十章國際政治經濟

索引

譯者後記

……

文摘

第一篇經濟地理學的世界

第二章“發明”英美經濟地理學,1889~1960年

美國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ThomasEdison,1847~1931)說過:“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在本章中我就經濟地理學的發明得出一個相似的觀點。雖然歷史上存在富有靈感的時刻,但經濟地理學的經歷大部分都是艱辛的工作,是定義和維持經濟地理學秩序的大量具體實踐活動。這類組織並不是速成的,而是緩慢出現的,是在特殊地理和歷史背景下人類實踐和成就的結果,這就是本章題目中有“發明”這個單詞的原因,這暗示著經濟地理學是隨著人類有意識的創造和努力而出現的,而並不是史前時期就存在的。

認為學科是人類創造物,以及在某些情況下是人類的近今發明的觀點(例如經濟地理學大約是在人類發明第一封電報和第一台收音機之間的某個時期才出現的)或許令人不安,因為“發明”這個單詞隱含著虛構、小說化甚至說謊的意思。對“發明”的這一解釋意味著述說了並不存在的世界。相反,經濟地理學從一開始就是(而且現在也是)關於真實而實在的事物。

儘管如此,“發明”還有另外一層與本章目標更為相符的內涵,而且這一內涵把我們帶回到托馬斯·愛迪生身上。愛迪生的發明,諸如自動錄音機(1870年)、留聲機(1878年)、白熾燈泡(1879年)是虛構出來的,就在於他沒有靈感前它們都不存在,但是它們一旦出現,便的確產生了重要影響,改變著人類的實踐和信念,人們可以做一些以前從來不曾做過的事情:對華爾街的漲跌作出反應;聽那些最初在地球的另一半之遙的某個時間演奏的音樂;用電照亮整個城市。愛迪生理性的發明創造改變了世界,使人類與世界的關係完全不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