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價值論

傳統的觀點認為,只有經濟領域能夠創造財富,而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只是進行價值的消費,只能為經濟領域的價值創造過程構築必要的社會環境。 經濟是以價值增值為直接目的,實現對於價值資源在各個生產要素之間的有效配置。 經濟領域所增值的財富通常也是按照參與該生產過程的生產要素的價值量比例來進行分配的,它實際上只是實現了新增社會財富的第一次分配。

傳統的觀點認為,只有經濟領域能夠創造財富,而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只是進行價值的消費,只能為經濟領域的價值創造過程構築必要的社會環境。事實上,經濟領域只是直接創造財富的社會生產領域,政治領域和文化領域是間接創造財富的社會生產領域,屬於廣義的社會生產領域,它們分別以不同的方式來創造財富,相互之間在著嚴密的內在邏輯關係。歸納起來可以總結為三句話:經濟就是關於價值資源的配置,政治就是關於價值資源配置的規則,文化就是關於價值資源配置規則的規則。
經濟的價值本質
經濟是以價值增值為直接目的,實現對於價值資源在各個生產要素之間的有效配置。經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調整和控制各種生產要素(生產資料、勞動力和科學技術等要素)的直接配置情況,以達到財富的價值增值的目的。經濟領域所增值的財富通常也是按照參與該生產過程的生產要素的價值量比例來進行分配的,它實際上只是實現了新增社會財富的第一次分配。
經濟通常是以經濟行為的主體(主要是集體和個人)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為客觀目標,而不是以整個社會、整個民族的利益最大化為客觀目標,因此經濟行為的價值效應通常具有局限性、短期性、低價值層次性等特點。它是主體實施對各個生產要素的發展狀態的控制,即“位移控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