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品質控制

: ④ ①

統計品質控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是一門套用資料分析以解決問題的科學。它廣泛套用於工程、運輸、檢驗、管理等問題上。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若干差異,但此差異需要作適當控制,品質好壞的程度需要依靠此種控制程度,使達到某一定要求的範圍內。隨著生產過程自動化及彈性製造系統的發展,產品精度已逐漸要求全數檢驗。面對大量且繁雜的檢驗,已非人力所能承擔,於是全自動、快速、彈性檢測系統乃應運而生,隨之而來的龐大檢驗數據,勢必引用電腦輔助統計製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以便迅速獲得有關製品品質的資訊,使檢驗工件與統計技術結為一體,配合電腦以整合製造技術。換言之,統計製程控制即是套用統計技術監控一製程穩定的情形,並能預測製程未來的趨勢,以便適時調整恢復其穩定狀況。
品質控制流程
1、進料(貨)檢驗(IQC):是工廠制止不合格物料進入生產環節的首要控制點。①進料檢驗項目及方法:
a)外觀:一般用目視、手感、對比樣品進行驗證;b)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驗證;c)特性:如物理的、化學的、機械的特性,一般用檢測儀器和特定方法來驗證。
②進料檢驗方法:a全檢,b抽檢
③檢驗結果的處理:a)接收;b)拒收(即退貨);c)讓步接收;
d)全檢(挑出不合格品退貨)e)返工後重檢
④依據的標準:《原材料、外購件技術標準》、《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式》、《理化檢驗規程》等等。
2、生產過程檢驗(IPQC):一般是指對物料入倉後到成品入庫前各階段的生產活動的品質控制,即Inprocess
QualityControl。而相對於該階段的品質檢驗,則稱為FQC(FinalQualityControl)。①過程檢驗的方式主要有:
a)首件自檢、互檢、專檢相結合;b)過程控制與抽檢、巡檢相結合;c)多道工序集中檢驗;d)逐道工序進行檢驗;
e)產品完成後檢驗;f)抽樣與全檢相結合;
②過程品質控制(IPQC):是對生產過程做巡迴檢驗。a)首件檢驗;b)材料核對;
c)巡檢:保證合適的巡檢時間和頻率,嚴格按檢驗標準或作業指導書檢驗。包括對產品質量、工藝規程、機器運行參數、物料擺放、標識、環境等的檢驗;d)檢驗記錄,應如實填寫。
③過程產品品質檢驗(FQC):是針對產品完工後的品質驗證以確定該批產品可否流入下道工序,屬定點檢驗或驗收檢驗。a.
檢驗項目:外觀、尺寸、理化特性等;b.檢驗方式:一般採用抽樣檢驗;c.不合格處理;d.記錄;④
依據的標準:《作業指導書》、《工序檢驗標準》、《過程檢驗和試驗程式》等等。
3、最終檢驗控制:即成品出貨檢驗。(OutgoingQ.C)
4、品質異常的反饋及處理:①
自己可判定的,直接通知操作工或車間立即處理;②自己不能判定的,則持不良樣板交主管確認,再通知糾正或處理;③應如實將異常情況進行記錄;
④對糾正或改善措施進行確認,並追蹤處理效果;⑤對半成品、成品的檢驗應作好明確的狀態標識,並監督相關部門進行隔離存放。
5、質量記錄:為已完成的品質作業活動和結果提供客觀的證據。
a)必須做到:準確、及時、字跡清晰、完整並加蓋檢驗印章或簽名。b)還要做到:及時整理和歸檔、並貯存在適宜的環境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