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事黃門侍郎

給事黃門侍郎,中國古代官職名。 西漢 時郎官給事於黃門(宮門)之內者稱黃門郎或黃門侍郎。 東漢 始設為專官,或稱給事黃門侍郎。其職為侍從皇帝,傳達詔命。

詞語解釋

給事黃門侍郎
拼音: jǐshìhuángménshìlángㄐㄧˇㄕㄧˋㄏㄨㄤˊㄇㄣˊㄕㄧˋㄌㄤˊ
解釋: 1.官名。西漢時郎官給事於黃門(宮門)之內者稱黃門郎或黃門侍郎。東漢始設為專官,或稱給事黃門侍郎。其職為侍從皇帝,傳達詔命。

歷史發展

西漢時郎官給事於黃門(宮門)之內者稱黃門郎或黃門侍郎。

東漢始設為專官,或稱給事黃門侍郎。其職為侍從皇帝,傳達詔命。

後漢書·獻帝紀》:“初令侍中、給事黃門侍郎員各六人。”李賢註:“《漢官儀》曰:‘給事黃門侍郎,六百石,無員。掌侍從左右,給事中使,關通中外。’應劭曰:‘黃門侍郎,每日暮向青瑣門拜,謂之夕郎。’《輿服志》:‘禁門曰黃闥,以中人主之,故號曰黃門令。’然則黃門郎給事黃闥之內,故曰黃門郎。本既無員,於此各置六人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