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非偶然

絕非偶然

《絕非偶然》是一部由埃利奧特·阿倫森編著的書籍。

基本信息

《絕非偶然》

基本信息

副標題: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自傳
原作名: Not by Chance Alone: My Life as a Social Psychologist
作者: [美]埃利奧特·阿倫森(Elliot Aronson)
譯者: 沈捷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2-9
頁數: 244
定價: 42.90元
裝幀: 平裝
ISBN: 978-7-213-05101-2

作者簡介

埃利奧特·阿倫森 Elliot Aronson
當代最傑出的社會心理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心理協會120年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所有三項大獎的心理學家:傑出研究獎、傑出教學獎和傑出著作獎。師從馬斯洛麥克萊蘭費斯廷格三位大師級導師,在認知失調、個人吸引力等多個領域取得影響整個心理學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他所著的《社會性動物》被譽為“美國社會心理學的《聖經》”,已更新至第11版,被翻譯成14種語言。晚年雙目失明,依然堅持心理學寫作和教學工作,將畢生奉獻給社會心理學事業。

內容簡介

●《絕非偶然》的作者埃利奧特·阿倫森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心理學家之一,曾榮獲美國心理協會全部三項大獎:傑出教學獎、傑出著作獎、傑出研究獎。他所著的《社會性動物》被譽為“美國社會心理學的《聖經》”。
●一個性格靦腆、資質平平的小男孩,在無財無勢的家庭中長大,如何成為舉世聞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年少時哈佛大學望洋興嘆的“笨小子”,十年後竟成為哈佛大學教授?在《絕非偶然》一書中,阿倫森用自己的經歷闡明了社會心理學的真義:無論個人還是社會,都可以向好的方向發展,一個人可以不受兒時不愉快經歷和個性缺陷的束縛,通過自我完善成就可能的自我。
●此外,作者在書中詳述了社會心理學許多最具代表性的實驗,從理論假設到實驗過程再到最後的結論分析,每一步都清晰可見。如果你對社會心理學實驗和理論感興趣,這本書無疑是一頓饕餮大餐。

目錄

第1章 不被看好的笨小子——童年時期的自我覺知
無論兒時還是少年時代,我都特別靦腆。在學校我從不主動發言,若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我總是結結巴巴,面紅耳赤。相反,哥哥傑森則是明星人物,總是魅力四射。光彩照人的傑森仿佛是籠罩在我頭頂的陰影,但我知道,就算移走這片陰影,露頭的也不過是個資質平平、靦腆無趣的笨小子。
第2章 一次難得的自我肯定——我是誰
亞伯·肖走出辦公室,詢問助理喧鬧聲從何而來。“好像是艾略特把客人吆喝進來了。”助理報告道。“讓那孩子當話筒男!”亞伯說。於是我開始從事招徠客人的工作,薪水提高到一小時1.5美元。這次經歷讓我肯定了自我,也讓我倍感困惑:什麼才是真正的我?也許有朝一日,我也能成為哥哥那樣的人。
第3章投入心理學的懷抱——自我實現的渴望
一天下午,我陪一位迷人的女孩上課,無意中走進了亞伯拉罕·馬斯洛的課堂,他正在討論種族偏見的心理學特徵。我聽後震驚萬分,他提出的問題正是十年前就困擾我的那些難題,此刻我才知道原來有一門學科能解答這些疑問。我著迷了,放開身邊女孩的手,開始記筆記。那一刻,我失去了女孩,卻找到了天堂。
第4章 畢生都想從事的事業——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衛斯理,我受邀為“心理學導論”課程做一次客座講座,我花了整整一周時間備課。學生們聽得甚是愉快,講座結束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一位善解人意的同事直奔薇拉的辦公室對她說:“你丈夫的表現太出色了!”幾分鐘後我走進薇拉的辦公室,擁著她說道:“這就是我畢生都想從事的事業!”
第5章 發現天賦的實驗之旅——無處不在的認知失調
我興奮地意識到自己有了全新的發現——如果人們經歷千辛萬苦才贏得某物,他們就會更加珍惜它。入門考驗實驗是我的第一個實驗研究,也成為失調理論的一個經典實驗。這一實驗的完成也揭示出,我可能有某種天賦,能打造研究方法之匙,開啟人類行為的神秘大門,我想人生中沒有比這更讓人激動的事了!
第6章 哈佛園中碩果纍纍——難以改變的自我認知
我本來只想對失調理論進行少許修正,最終卻起到重要的完善作用,將失調理論從有關態度的理論轉變成有關自我的理論。有關自我的信仰是人們最重要的認知,當我們的行為或態度與自我認知不一致時,就會產生最痛苦的心理失調,這種失調促使我們通過改變態度和行為來維持自我觀念。
第7章 永失至親,偶得密友——為什麼人們會彼此喜歡
我們的研究成果在社會心理學家中影響很大,被稱作“失態效應”。從那以後,每當我的研究生在實驗室里搞砸某些事時,總會狡辯說:“我是故意這么做的,這樣你就會更喜歡我了!”我則會回答說:“那敢情好,但在犯錯之前,你最好確保一開始做的是近乎完美的。”
第8章 社會變革的風口浪尖——種族偏見可以消除嗎
拼圖教室效果顯著,不同種族學生之間表現出更多的友愛,少數族裔學生自尊心增強,考試成績也有提高。這一研究表明,偏見可以消除,不同種族的孩子可以學會相互喜歡。小時候我常常問自己:為什麼猶太人被人歧視,如何才能讓他們喜歡我……今天,我終於用科學的方法,給了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
第9章 最後的風波與華麗退場——如何誘導他人自我說服
預防愛滋病的措施從醫學問題變成了社會心理學問題:如何說服人們在性行為時使用保險套。我們成功研究出虛偽範式,並產生了許多有趣的假設。但我想讓其他學者來驗證這些假設。一旦虛偽研究完成,我將華麗地退出江湖,就像資深棒球手夢想著打出最後一個全壘打,以此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
第10章 人生猶如過山車——如何對待人生中的不完美
我已經坐了78年過山車,每一段歷程我都喜歡。有驟然墜落,比如在失明和有所失時;也有歡欣,當自己獲得重要的科學發現時。如果非要我選擇最喜歡的一段,我會說,此時此刻。

社會影響

社會心理學是現代社會科學中最富有魅力的學科之一。鑒於社會心理學家既是人類社會行為的觀察者和研究者,又是社會生活中的行動者,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社會心理學家既是一種現代職業或謀生手段,又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正如阿倫森所言,每一位傑出的社會心理學家都生活在社會的激流之中,他們醉心於研究每個人是如何受到社會生活的影響和改變的,而他們本身也最為充分地體現了這種影響和改變,這使得他們的人生對普通人充滿了巨大的吸引力,他們對人類行為的關注,使得他們本人的行為看起來尤為濃墨重彩、特立獨行。
感謝埃利奧特·阿倫森,不僅感謝他發行千萬冊的暢銷著作《社會性動物》,以及堪稱鴻篇巨製的《社會心理學手冊》對這一學科的卓越貢獻,而且感謝他平凡但卻精彩的人生帶給我們的精神享受和人生啟迪。就像自傳標題《絕非偶然》一樣,在80年的人生歲月中連續經歷經濟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麥卡錫狂潮、人權運動、性解放運動等一系列歷史事件恐數歷史之偶然,但從這一系列事件中汲取文化之養料成其大業,則是世上少見的歷史弄潮兒才能夠把握的人生之必然;在短暫的求學生涯中有幸師從馬斯洛、麥克萊蘭和費斯廷格三位心理學大師恐數人生之偶然,但在大師的肩膀上在學術上更上一層樓,則是精神進取者目標之必然。事實上,社會心理學領域有無諾貝爾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功者都有和諾貝爾一樣甚至勝過諾貝爾的精彩人生。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副會長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 周曉虹
先讀其書,再尋其人。因讀了《社會性動物》和《社會心理學》而知道了阿倫森,因知曉他是當代最傑出的社會心理學家而想了解其人生。我喜歡讀心理學大家的自傳,從中解讀他們的人格。《絕非偶然》這一書名將其一生的成功做了很好的概括。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聰明人就是比別人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機遇的人,阿倫森就是這樣的人——具備成功者的智慧、勤奮、堅韌、樂觀的人格品質。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院長 許燕
一切絕非偶然,阿倫森的人生注定是偉大的,與命運無關。
——美國心理協會前任主席 菲利普·津巴多
如果社會心理學界有諾貝爾獎,我相信埃利奧特·阿倫森一定是第一位獲獎者。
——《社會心理學手冊》主編 加德納·林齊
埃利奧特·阿倫森以他一貫的風格,在跌宕的人生故事中沉澱出深刻的人性感悟。
——暢銷書《影響力》作者 羅伯特·西奧迪尼

影片信息

中文名稱:絕非偶然
英文名稱:Not by Chance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2007年
地區:巴西
語言:葡萄牙語
簡介:
◎譯 名 絕非偶然
◎片 名 Not by Chance
◎年 代 2007
◎國 家 巴西
◎類 別 劇情
◎語 言 葡萄牙語
◎字 幕 英文/西班牙文
◎Ctrl1 評分 7.9/10 (113 votes)
◎檔案格式 XviD + MP3
◎視頻尺寸 656x368
◎檔案大小 699 MB (733.911.040 bytes)
◎片 長 100 min
◎導 演 Philippe Barcinski
◎主 演 Rodrigo Santoro ... Pedro
Leonardo Medeiros ... ênio
Letícia Sabatella ... Lúcia
Branca Messina ... Teresa
Rita Batata ... Bia
Graziela Moretto ... M?nica
Cássia Kiss ... Iolanda
Jo?o Paulo Zucatelli ... Cláudio

劇情簡介

演繹三個有著極強控制欲的人如何失去他們所愛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