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詩

絕詩(絕句)

詩體。也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言絕句。絕句來源於漢及魏晉南北朝歌謠。“絕句”這一名稱則大約起於南朝。《南史·宋宗室及諸王下·劉昶傳》載劉昶奔魏,“在道慷慨為斷句”;又《檀超傳》載宋明帝說吳邁遠“連絕之外,無所復有”。“斷句”、“絕”即謂絕句,指一人獨吟四句即止,如劉昶斷句:“白雲滿鄣來,黃塵半天起。關山四面絕,故鄉幾千里。”“連”即謂“連句”,如《南史·謝晦傳》載謝世基“臨死為連句詩”,謝晦“續之”,都是四句一首;亦稱“聯句”,如《文心雕龍·明詩》“聯句共韻,則柏梁余制”。所以當時稱為“斷句”、“絕句”,是相對連句而言的。

在梁、陳時已較普遍地用絕句泛指四句短詩。它的押韻平仄都較自由,或稱古絕句。明代胡震亨《唐音統簽》說:“五言絕始漢人小詩,而盛於齊梁。七言絕起自齊梁間,至唐初四傑後始成調。”

唐以後盛行近體絕句,格律相同於八句律詩中的前、後或中間四句,後兩句有對偶的絕句相同於律詩的前四句,前兩句有對偶的絕句相同於律詩的後四句,四句成兩聯對偶的絕句相同於律詩的中間四句,四句都不對偶的絕句相同於律詩的首尾兩聯。所以唐人所作近體絕句,在詩集中也有歸屬於律詩的,如李漢編韓愈的《昌黎集》。後來也有學者認為絕句是截取律詩之半而成。這是從唐人絕句的格律形式歸納出來的一種說法,用以說明絕句來源及得名由來,則為未確。

由於這一詩體靈活輕便,適宜於表現生活中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因而為詩人普遍採用,創作之繁榮超過了其他各體詩。宋代洪邁輯錄唐人絕句至萬首之多,約占現存唐詩總數五分之一。除盛唐的李白、王昌齡,晚唐的杜牧、李商隱以絕句擅長外,還有不少千古傳誦的名篇,並不一定出自名家的手筆。另外,由於唐時模仿古樂府之作已不合樂,唐代詩人大多採用絕句形式寫作配樂歌唱的歌詞,如王維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調》、劉禹錫和白居易的《竹枝詞》、《楊柳枝》等,所以絕句也被人視作唐人樂府。清代王士禛說:“開元、天寶已來,宮掖所傳,梨園弟子所歌,旗亭所唱,邊將所進,率當時名士所為絕句爾。……由是言之,唐三百年以絕句擅場,即唐三百年之樂府也。”(《唐人萬首絕句選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