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弦

絕弦

伯牙鼓琴,鍾子期善聽。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鍾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來源

“絕弦”這個典故出自於《呂氏春秋.本味》。
相傳春秋時,楚國有位技藝精良的樂師名叫俞伯牙,他彈奏的琴聲非常悅耳動聽。
有一次俞伯牙手撫琴弦,用歌聲抒發自己志在泰山的情懷。鍾子期聽後,高興地大聲讚嘆道:“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意思是說,好啊!你彈的琴音嘹亮激越,又高又大,仿佛像攀登巍峨的高山。俞伯牙又變化了琴聲,用琴聲表達自己志在流水的意向。鍾子期又說:“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意思是說,好啊!你彈的琴聲迴旋跌宕,仿佛面臨著滔滔江水。兩人一見如故,從此引為知己。
一天,俞伯牙和鍾子期來到泰山腳下遊玩,突然天公不作美,下起傾盆大雨,兩人只好到岩石下避雨。面對著灰暗的天空,俞伯牙心情非常壓抑,聯想到自己的功名未就,便拿起琴彈奏起來。先彈霖雨之曲,後來又奏山崩之音,曲子彈完後,鍾子期就說他所彈琴之意。俞伯牙嘆息地對鍾子期說:“你完全能聽出我的心意,想像出我心中所思之物,真不愧是我的知音呀!”
後來,鍾子期不幸去世,俞伯牙悲痛萬分,他認為今生今世再也沒有人能聽懂他彈琴了,於是他扯斷琴弦,發誓終生不再彈琴。

含義

後來,人們用“絕弦”表示失去知音的意思。唐代崔珏的《哭李商隱》里就有這個典故:“良馬因足無主婉,舊交心為絕弦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