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品[談歌小說作品]

絕品[談歌小說作品]
絕品[談歌小說作品]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絕品》是作者談歌,原名為譚同占創作的有關民國生活的小說。本文描述的是民國初年常先生一等人為正義獻身的故事。

作家介紹

《絕品》 的作者是談歌,原名為譚同占。現任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北順平人。與著名作家關仁山、何申被文壇稱做河北“三駕馬車”。1954年出生於河北保定。1984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任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71年參加工作,歷任河北宣化鋼鐵公司服務公司工人、宣傳幹事、車間主任,保定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宣傳幹事、秘書、副科長及下屬企業副經理、經理,《冶金報》記者,《冶金地質報》記者,河北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集《我曾讓你傻半天》等。現在河北保定冶金部地球物理勘查院工作。系河北文學院專業作家。《天下荒年》是其作品中較好的一部,可以作為“大躍進”前後中國農村精神狀況的備忘錄,至少作者有這個意圖。儘管小說的某些議論引起了一些批評家的置疑,但是作品的確受到相當一部分讀者的歡迎。

代表作品

有《家園筆記》 《校園筆記》 《大廠》 《絕唱》等.曾獲《人民文學》 《十月》 《當代》 《小說月報》 《小說選刊》等期刊文學獎品,並曾兩次獲得河北省文藝振興獎。

相關文章:

談歌的創作中有一類作品,如《絕怪》《絕劍》《絕地》《絕品》等形成的他的“絕”字頭小說系列。

本文背景

這個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此時的中國經歷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他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並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不久辛亥革命的果實即被袁世凱篡奪,所以此時仍然是一個有軍閥統治的動盪年代,而小說中出現的革命黨則是甘願為正義而獻身的一群人,常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本文選自《長城》2002年第5期。中國文人身上有一種奇特的品質,大多都以為傳承千年的中華文化為己任,絕不敢讓哪怕一線香火斷絕在自己手上。也許每個人的貢獻有多少之別,努力有大小之分,但都能盡其錦薄之力,報效祖國。尤其那些“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佼佼者,他們為正義獻身,為真理捨命,為民族大義而灑盡熱血,為家國存亡而肝腦塗地,以“頭顱擲處血斑斑”的書生意氣,與暴政,與侵略者,與非正義,與人吃人的制度,與一切倒退、墮落、邪惡、愚昧,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從來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的驕傲。《絕品》記錄的都是發生在作者家鄉保定的故事。《絕品》圍繞一幅唐代珍品刻畫了三個可歌可涕的人物形象:常先生、劉三爺和王商人,他們為正義獻身,為真理捨命,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主要情節

保定富戶劉三爺與裱畫鋪的常先生相識,互相佩服。三爺對常先生推薦的字畫全都買下,從不斬價。一天,常先生推薦了一幅古畫,說是無價之寶,要價三千大洋,之後常先生就消失了。後來三爺得知常先生是革命黨,在京城被殺。儘管有人懷疑此畫的真贗,但是三爺始終珍藏此畫,哪怕家境敗落也不變賣。最後三爺遇到畫商王商人,知道了那幅古畫的真正價值,王商人“餓死不賣收藏”的承諾讓三爺倍感欣慰,將全部收藏無償贈送,為國寶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去處。

人物性格特點

劉三爺

考過秀才,現在做商人,於是儒雅與豪氣便可以在他身上同時存在了。他為人豪爽對友情十分重視,他信任常先生,常先生推薦的字畫“一概買下,且從不斬價。”那幅唐代珍品被行家鑑定為揭品不值幾文,他也沒有怨恨朋友,並且在常先生突然歸來時,仍能夠熱情相待,可見他做人的大度。

常先生

是一位用裝裱店主掩蓋真實身份的革命黨。在國家危亡的時刻,他不顧個人安危想拯救國家,拯救民族。在那動盪的年代裡,一些藝術珍品隨時都有可能流失甚至會被毀壞。團此他選擇了劉三爺這位珍愛藝術的“儒商”來收藏這些字畫。對於那幅寶中之寶的唐代珍品,常先生為了避免它被別人認出來巧取豪奪而把它改頭換面。並且他也相信劉三爺能夠信任他,能夠不負他的所託。

寫作特色

用事例烘托人物個性

全文塑造了三根人物,常先生、劉三爺、王商人。他們都是些輕利重義的人,文章是用一個個事例來塑造這些人物的。如寫劉三爺,當得知常先生是革命黨的人被殺後,“淚就匆匆的淌下來”,並不因為常先生買過他一副說不準的畫而氣憤。再如當劉三爺知道王商人的人品後,便將畫送與王商人,可見劉三爺的重義輕利。

作品原文

民國初年。保定城南有一家裝裱店。店主姓常。三十幾歲,穿長袍,很斯文,人叫他常先生。

常先生沒有僱傭夥計,自己裝裱字畫,手藝很神,一些樣子容貌落魄的舊字畫到了他的手裡,一經裝裱,便神氣嶄新。

常先生是外地人。幾年前到了保定,開了這店,常先生無有家室,經常一個人到保定看湖樓來飲酒。常先生善飲,久之便與劉三爺相熟了。

劉三爺是保定富戶,三代經營綢緞,頗有些家財。閒來也做些收藏生意。

三爺是看湖樓的常客,保定的酒樓茶肆是富商們談生意的地處。三爺來看湖樓是奔生意而來。三爺不飲酒,上樓只喊一壺茶。有時沒有生意,三爺便與常先生閒聊神侃。常先生學問大,善談。三爺考過秀才,飽學。兩人漸漸淡得進港,由此熟了。三爺就經常到常先生店裡購些字畫收藏。常先生也偶然推薦一些字畫給三爺。王爺爽快,凡是常先生推薦,一概買下,且從不斬價。三爺的娘子馬氏放心不下,瞞著三爺,讓下人拿著字畫到京城找行家鑑定。皆貨真價實。如此幾次,馬氏也就不再疑。三爺後來知道,就譏笑:“婦人之見。”

那天,三爺又與常先生在酒樓閒侃,侃了一會兒,三爺就問:“我真是不懂,今天冒失地問一句,先生目力老到,辨得真偽優劣,如何不做些收藏生意?”

常先生呷一口酒,笑道:“凡事依性情而定。三爺是聚財的性子,我是散財的脾氣,好東西到了我手裡,只怕是日後嘴饞挨不住,要換了酒吃的。”說完,就笑。

三爺也笑了。

常先生左右看看,湊近三爺。低了聲音道:“我手上現有一張古畫,主顧要大價錢。我勸三爺吃進,三爺可否有意?

三爺笑道:“先生替我看中,買進便是。但不知那邊開價多少?”

常先生道:“三千大洋。”

“三千?”三爺倒吸一口氣,就有些口軟。

常先生笑道:“我仔細看過,此畫實為無價之寶。唐代珍品。委實是主顧急著用錢,才忍痛拋出。三爺不可錯過機會。”

三爺點點頭:“既然先生已經認定,我明日湊足銀子就是。”

常先生又道:“三爺若收下此畫,萬不可示人。若是有人開價,出多少也是不能賣的啊。”

三爺看常先生一臉鄭重,點頭說記下了。

三爺回家告訴了馬氐,讓馬氏去湊足大洋。

馬氏聽得呆了:“什麼寶貝?值這么多?”

三爺道:“常先生看中,斷不會錯的。你莫要再多言了。”

第二天,常先生攜一布包,來到三爺家中。三爺屏去下人,又關門閉窗,常先生才打開布包,裡邊又是布包,如此四五層,最後取出一幅畫來。打開,那紙已泛深黃。但托裱一新。

三爺埋頭看畫,卻看不出名堂。抬頭淡然一笑;“劉某眼拙,還看常先生指點。”

常先生笑了笑,就把畫卷好,重新包裹嚴密,雙手交與三爺,鄭重說一句:“三爺啊,關於此畫。我不再多說,此畫價值連城,悉心藏之啊。”

三爺也莊重接下:“劉某記下了。”就喊進馬氏,取來三千大洋的銀票,交與常先生。

常先生就告辭。

第二天,三爺剛剛起床,下人來告,說常先生的店展被官府抄了,已查封,常先生也不在店裡。

三爺驚了臉,半晌說不出話來。

常先生從此失落,保定街上便傳常先生原是江洋大盜,犯了重案,改名換姓,來保定藏身。三爺聽過,無動於衷。

又過了些日子,馬氏終是放心不下那幅畫,差下人到京城請來一位古董行家家,鑑定那幅畫。

那行家認真看過,一陣無語之後,長嘆一聲:“此畫不假,可惜是揭品,便不值幾文了。”

三爺一怔,忙問作甚揭品。

行家道:“所謂揭品,即一張畫分兩層揭開。這非是一般做假者能所為之。此畫更為厲害的,是將一張畫揭為兩張,且不露一點痕跡。這張是下邊的一層,不值錢的。但此畫揭得平展,無痕,均稱,也算得上世上罕見的裝裱高手所為了。”

三爺聽得發獃,許久,點頭稱是,就送走了古董行家。

馬氏忍不住心疼地罵起來:“姓常的黑心,坑了咱三千大洋啊。”

三爺登時沉下臉:“不可胡說,我與常先生非一日之交,他坦蕩爽直,怎么會哄騙我。千慮一失,或許常先生走了眼。即使常先生知此內情,也或許另有難言之隱。不可怪他。”

馬氏就不敢再說。

這年冬天,常先生竟又回到保定。夜半敲動三爺家的門。三爺的下人急忙來報。

三爺大喜過看,披衣起床,忙不迭喊下人擺下酒席。

二人相對坐下,剛剛要舉杯,馬氏進來,譏笑道:“常先生果真走了眼力,賣與我家老爺一張好畫?”

常先生一愣,旋即大笑起來。

三爺怒瞪了馬氏一眼,也笑:“不提不提,吃酒吃酒。”

常先生喝了一會兒酒,嘆道:“我與三爺相交多年,甚是投緣。或許就今夜一別,再不能相見了。”

三爺道:“常先生何出此言?我觀先生舉止非凡,將來或許能成大事啊。”

常先生哈哈笑了:“多謝三爺誇獎。”就大杯痛飲,十分豪氣。

喝罷酒,天已微明。常先生就告辭。

三爺依依不捨:“常先生何日再回保定?”

常先生慨然一嘆:“三爺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已啊。”說罷,重重地看了三爺一眼,拱拱手,大步出門去了。並不回頭。

三爺急急地送出門去,在晨霧中怔怔地呆了半晌。

再一年,三爺店展中的夥計到京城辦貨,回來後戰戰兢兢地告訴三爺,說親眼見常先生在京城被砍了頭,罪名是革命黨。臨行前常先生哈哈大笑,面色如常。

三爺聽得渾身一顫,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淚就匆匆地淌下來,直打濕了衣襟。

馬氏聽了,一聲冷笑:“真是報應,那次被他坑去了三千大洋。”

三爺暴喝一聲,直如猛虎一般。

馬氏一哆嗦,不敢再說,靜靜退下去了。

入夜,三爺獨自關在房中,把所有常先生幫他買下的字畫,其二十餘幅,掛在房中,呆呆地看。看久了,就含了淚,嘆一聲。直看到天光大亮,才逐一摘下,悉心收起。

又過了幾年,戰禍迭起。三爺的生意便不再好做。後來軍閥在保定開戰,一場大火,三爺的店展皆燒盡。災患叢生,又一年,三爺又讓土匪綁了票,索去很多財物,一個大大的家業就敗落下來。三爺也就病倒在了床上。

這一年冬天,保定來了一個姓王的商人,收購古董字畫。馬氏就瞞著三爺,把三爺的收藏拿去賣了。下人偷偷地告訴了三爺,三爺大怒,讓下人喊來馬氏。

三爺黑下臉怒問:“你怎么敢去賣常先生幫我買進的字畫?”

馬氏便落淚哀告:“家中已經敗落到這步田地,我拿去換些錢,也好度日啊。”

三爺看看馬氏,許久,長嘆一聲,無力地擺擺手:“你也不易,我不再多說了。”就讓馬氏取來賣字畫的錢,顫顫地下了床,拄一根拐杖,頂著細細的雪花,到客棧去尋那姓王的商人。

王商人聽了三爺的來意,皺眉道:“已成交,怎好反悔?”

三爺搖頭嘆道:“好羞慚人了。先生有所不知,這些字畫,都是一位朋友幫我買進,說好不賣的。”就把常先生的事情細細說了一遍。

王商人聽得呆了,愣愣地點點頭,就把字畫退給了三爺。

三爺謝過,把錢退了,讓下人提著一捆字畫告辭。

王商人送到客棧門前,忍不住叮囑一句:“劉先生,這些字畫大多是國寶,還看您悉心收好才是啊。”

三爺一怔,迴轉身笑問:“敢問其中一幅唐代珍品,不知真偽如何?先生慧眼,請指教一二。”

王商人笑道:“那幅畫為寶中之寶,實為揭裱後倒裝置了。”

三爺忙問:“何為倒裝置?”

王商人道:“所謂倒裝置,即把原畫揭為三層,後倒裝裱。我猜想裝裱者擔心此畫被人奪走,才苦心所為。此畫裝裱實為特技,天下一流。論其裝裱,更是絕品。古人云,畫賴裝池以傳。果然是了。”

三爺聽得迷了,就問:“先生可能復原?”

王商人搖頭嘆息:“若復原,怕是要有盡代高手才行。我家三代做收藏生意,父輩只說過有倒揭兩層者的特技,不曾想還有倒揭三層者的。今日算是開了眼界。”

三爺點點頭,又問一句:“王先生做收藏生意,不知收藏可賣?”

王商人正色道:“不敢。祖上有訓,餓死不賣收藏。”

三爺微微笑了,讚嘆一句:“好;”就讓下人把那捆字畫交與王商人:“這捆畫,我送與先生了。”

王商人停住:“劉先生此為何意?”

三爺鄭重地再說一句:“我送與先生收藏。”

“如何使得?使,使,使不得啊。”王商人驚了臉,口吃起來。

三爺嘆道:“我自知不久人世,已無意收藏。這些都是國寶,我恐家人不屑。送與先生收藏,我終於算是對得住常先生了。”就唱一個喏,轉身走了。

門外已經是滿天大雪。

王商人追出門來,呆呆地看劉三爺由下人扶持著一路去了。

雪,啞啞地落著。

四野一時無聲。

絕字開頭文章

絕士

絕唱

絕情

絕活

絕賭

絕橋

絕店

絕墓

絕地

絕怪

絕盜

絕屠

絕廚

絕境

絕響

絕弈

絕死

絕飲

絕窯 .

絕琴

絕局

絕章

絕事

絕墨

絕品

絕印

絕音

絕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