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銜

結銜

指舊時官吏編制羅列官銜。誥冊奏表等官司行文及墓誌、神道碑等莊重嚴肅文體提及相關人等身份時多用。

定義

“結銜”指舊時官吏編制羅列官銜。誥冊奏表等官司行文及墓誌、神道碑等莊重嚴肅文體提及相關人等身份時多用。

史例

①北宋大臣司馬光

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朝散大夫右諫議大夫充集賢院修撰權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上柱國河內郡開國侯食邑一千三百戶食實封四百戶賜紫金魚袋

“端明殿學士”是宋代館閣學士之一,是文學侍從之臣的榮譽性兼職,無具體職責,只表示對文臣的恩寵。

“兼”是兼任。“翰林侍讀學士”是經筵講官,其任務是在皇帝面前進讀書史。

“朝散大夫”是宋代文官官階第十二級,相當於從五品下,為散官。

“右諫議大夫”是門下省中分出的諫院長官之一,是專門的監查官,在元豐改制前為寄祿官,不掌本司事務,從四品。

“充集賢院修撰”就是以其它官銜來擔任集賢院修撰,使館職。

“權”是臨時代理的意思。“判西京留司御史台”的“判”是以較高的官員兼任較低的職務。

“河內郡開國侯”,“開國侯”是宋代爵級第六級。“河內郡”是封地。

“食邑一千三百戶食實封四百戶”是宋代封爵的食邑,但“實封”才是實際收入。

“賜紫金魚袋”司馬光的寄祿官是“右諫議大夫”,散官階只是“朝散大夫”,才是從五品下,按規定,五品官之能穿緋色,配銀魚袋,但皇帝給予穿紫色袍服,配金魚袋即四品官的榮譽,所以特地在職銜後面加上“賜紫、金魚袋”(是兩樣東西,得分開讀)以示榮耀。

②北宋大臣歐陽修

推忠協謀佐理功臣光祿大夫行尚書吏部侍郎參知政事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三百戶實封八百戶

“推忠協謀佐理功臣”是給功臣的封號,“推忠、協謀、佐理”是功臣封號的第一等,是賜給正副宰相、正副樞密使的。

“光祿大夫”是宋代文官散官階第三級,相當於從二品。

“行尚書吏部侍郎”,“行”是兼任比本職級別低的職務,北宋前期吏部基本無權,為寄祿官。

“參知政事”是副宰相。

“上柱國”是“勛”,在宋代屬於十二級勛級的第一級。是榮譽性的稱號。

“樂安郡開國公”,“開國公”是宋代爵級第三級。“樂安郡”是封地。

“食邑三百戶實封八百戶”是宋代封爵的食邑,但“實封”才是實際收入。

③遼國大臣張儉

推忠翊聖保義守節同德功臣南院樞密使開府儀同三司左丞相守太傅兼政事令監修國史上柱國魯國公食邑一萬戶食實封一千戶

“推忠翊聖保義守節同德功臣”是給功臣的封號,“推忠、翊聖、保義、守節、同德”是功臣封號的第一等,是賜給正副宰相、正副樞密使的。

“南院樞密使”遼代因為是契丹族統治,故官職分兩大系統,管理北方原契丹族活動地區的叫“北院”,管理南方的叫“南院”,“樞密使”是中央指揮機關“樞密院”的長官,名義上地位很高。但一般由文官擔任,有發兵之權,卻不掌握軍隊。

“開府儀同三司”是文官官階第一級,相當於從一品。

“左丞相”是北、南兩個最高行政機構“宰相府”的行政長官。

“守太傅”,“守”是臨時或代理官職的意思,“太傅”是虛銜的第二級,使榮譽性的。

“兼政事令監修國史”,“兼”是兼職,“政事令監修國史”是實際負責的工作。

“上柱國”是“勛”,在屬於十二級勛級的第一級。是榮譽性的稱號。

“魯國公”,“國公”是爵級第一級。

“食邑一萬戶食實封一千戶”是封爵的食邑,但“實封”才是實際收入。

④史上結銜最長的人

據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載,元末權相伯顏的完整結銜為:元德上輔廣忠宣義正節振式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秦王、答剌罕、中書右丞相、上柱國、錄軍國軍事、監修國史、兼徽政院侍正、昭功萬戶府都總使虎符、威武阿速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忠翊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奎章閣大學士、領學士院知經筵事、太史院、宣政院事、也可千戶哈必陳千戶達魯花赤、宣忠乾羅思扈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提調回回漢人司天監、群牧監、廣惠司、內史府、左都威衛使司事、欽察親軍都指揮使司事、宮相都總管府、領太禧宗禮院、兼都典制、神御殿事、中政院事、宣鎮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提調宗人蒙古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事、提調哈剌赤也不乾察兒、領隆祥使司事。這個官銜各部分依次為功臣號、三公、散官、爵、蒙古封號、職事官、勛官、差遣、以及眾多兼領的職事官、差事,總計246字,為史上最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