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節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的朗洞鎮,居住著許多苗族同胞。這裡的苗族女性盛裝,是由若干個刺繡板塊拼接而成的,初看猶如古代的戰袍披在身上,因此有人稱他們為“穿戰袍服飾的苗族”;又因這裡的苗族姑娘跳蘆笙舞時排成“八卦”形,所以又有人稱他們為“八卦苗族”。但他們自稱為“對角花苗族”,因為姑娘的盛裝上的棱形刺繡圖案,兩個角總是相對的。

簡介

對於對角花苗族來說,每年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就是“結婚節”(苗語稱“艾開”)。“結婚節”通常定在農曆十月至十一月間的好日子,即“丑日”。本支系青年男女的婚禮,一般都在這天舉行。節日的第二天,有“結婚過年”習俗的對角花苗族,也就迎來了嶄新的“大年初一”。

過程

初相會

對角花苗族姑娘美麗純樸,只要你願意,她就可以與你牽手而行。

對角花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的榕江和黎平兩縣,但黎平縣僅有一個數十戶人家的小寨子屬於這個支系,榕江則有高邦、兩夫、高略、卡寨等8個村寨,約1萬人口。

對角花苗族的姑娘,無論是相貌,還是一顰一笑,都有天然的古典美。兩夫寨更是有著“美人窩”的美譽。這裡的苗族同胞厚道、純樸,人與人之間相處和諧。別說是本地人,哪怕是外來的客人與姑娘一道行走時,不論是在山道還是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也不管你年齡大小,只要你願意,她就可以與你牽手而行。

高邦寨和兩夫寨的後山叫“百年坡”,這裡林木繁茂、野花爭妍。每年農曆“六月六”,各寨的男女青年便呼朋邀伴到山上對歌、遊玩。大家相識以後,小伙兒們有時便會相約,晚上到某個姑娘家的吊腳樓下唱歌。有的小伙兒以歌聲來呼喚姑娘,有的則吹口哨發信號。要是此時有姑娘家的老人或兄長等人出入,小伙子只需轉過臉,等人走後,就可以繼續對歌,互訴衷腸。

娶親去

娶親人帶著鳥槍上了路,到了女方家門口,需要對歌,過了關方可進門

青年男女相識並確定戀愛關係後(以往需動用媒人,現在已不用了),便可以交換信物,定下婚期。

“結婚節”是對角花苗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通常定在農曆十月至十一月間的好日子,即“丑日”。本支系青年男女的婚禮,一般都在這天舉行。屆時,各寨主事人需提前開會,以免當天結婚隊伍在路上“碰面”。

婚禮那天,娶親隊伍必須很早就上路。領頭的是娶親人(必須是家庭條件好、有威望的成年男子),他要帶上一支鳥槍或一把古戰刀,一方面表明“我是來娶親的”,同時也是為了避邪保平安。而這刀、槍會在進門後由女方家接下,儀式結束後再退還。

女方家門前是歌的戰場,雙方歌手都必須反應靈敏,能現編現答。特別是男方,如果唱不贏就進不了門。要是遇到女方有優秀的歌手,天氣也不好的話,不讓男方熬上個把時辰,女方是不會罷休的。

女方以逸待勞,男方胸有成竹。雙方你來我往,唱的響亮,喝的也不含糊。一般來說,一隻牛角可以盛一斤半酒,誰輸誰喝。喝酒時,雙手不能碰牛角,否則要一口喝乾。有的人家,下酒菜是大塊肥肉配朝天辣椒,這種挑戰味蕾的搭配,絕對是一種“嚴酷的考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