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龍洲雙語實驗國小

紹興市龍洲雙語實驗國小,是一所位於中國浙江省境內的學校,該學校擁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其辦學特色是雙語教學。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校領導班子勵精圖治,汲取當前最先進的辦學思想、辦學理念,以教科研為先導,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新課程標準為準則,建立了科學的激勵機制,全新的評價體系,以“1+1+1”的育人模式,即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英語特色+書畫特色,發展個性育人才。全校實行小班化教學,每班班額控制在35人左右。在這樣的班級中,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內外活動,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互動。

學校以雙語教育為辦學特色,開展國小階段學生學習英語適應性、在各學科雙語教學等方面的課題研究,有市級立項課題二個。開發校本英語課程,挖掘學生學習英語的潛能,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英語的能力和習慣,積極拓展校園雙語文化的氛圍,凸現環境育人的功能。學校從一年級就開始實施英語教學,每周3課時,有專門的校本英語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實施二套英語教材,每周4課時,經常性地開展英語情景交際活動。幾年來,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好,在越城區小學生英語故事比賽中連續二屆蟬聯一等獎,三、四年級的學生已能流利地與教師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四年級學生的英語辭彙量已達到了普通學校國小畢業生的水平。

學校每周開設課程超市,讓孩子自主選擇感興趣的科目,做到學有所好、學有所長。校園傳統活動、體藝節目更是異彩紛呈,每年舉辦運動會、體育節、英語節、藝術節,讓孩子們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鍛鍊成長,人人會一種技能,個個成為特長生。近年來,學生多人次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在全國、省、市、區學生書畫比賽中三十餘人次獲得了一等獎,五十餘人次獲得了二、三等獎;在越城區小學生演講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在越城區花樣跳繩比賽中獲得了優秀創新獎,並在《小蘭花》中全程播出;學校羽毛球隊在越城區首屆羽毛球隊比賽中包攬了乙組男、女冠亞軍;在越城區小學生歌唱比賽中多人獲得優勝獎;在越城區小學生故事比賽中多人獲獎;有二支小隊在越城區中小學生“走進名人名著 踐行名人名言”暑期綜合實踐活動中獲一等獎;越城區小學生“迎‘雙爭’慶‘六一’‘三看紹興’”徵文大賽中獲一等獎。有多位學生在全國、省、市級 “環保徵文”等作文比賽中頻頻獲獎;有多位學生的作文、書畫作品在各級各類報刊上發表。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批年輕、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青年教師占85%,敬業奉獻是每個教師的座右銘,“每個學生就是我的孩子,愛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孩子!”是教師們共同的心聲。現有教師中,市、區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名師名校長、十佳青年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名優教師占教師總數的38%,中學、國小高級教師占40%。100%的教師具有大專及其以上學歷,其中具有大學英語三級及其以上教師占教師總數的40%,我們的教師在各級各類比賽中頻頻獲獎:在越城區學校教師基本功競賽中,獲團體優勝獎;書法等作品入選省中青年書法篆刻展、《第七屆全國中青聯書法作品集》、《第二屆全國扇面書法作品展》、《書法報》、《浙江省書法教師作品集》;一位教師在“全國青少年臨貼大賽”中獲青年組金獎;在越城區特色教育課堂比武、優質課、 “情滿課堂” 教師教學業務綜合素質比武中6人次獲一、二等獎;在省、市、區教師教學論文、教學案例評比中有百餘人次獲得一、二等獎;

經過全體師生的不懈努力,學校成果頗豐。先後被評為浙江省“綠色學校”、紹興市“綠色學校”、紹興市雛鷹紅旗大隊、2004、2005年度紹興市食品衛生A級單位、越城區文明單位、區屬學校創建省教育強區工作考核優秀單位、03、04、05年度學校安全工作先進單位,越城區雙語教育特色學校。在越城區特色教育巡禮中,計算機雙語課獲一等獎;有三個班級獲越城區先進班集體;有數名學生被評為越城區三好學生。

辦學條件

龍洲雙語實驗國小的誕生,離不開紹興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關懷,越城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建設開發公司的鼎力相助。學校投資二千五百五十多萬元,占地45畝,建築面積達1.5萬平方米,設計規模為36個班級。校內各種配套設施齊全,質量一流,設有大型體育館、圖書館、電腦機房、語音實驗室、多功能電教廳、音樂舞蹈廳等,為教與學帶來極大便利。同時還設有大型餐廳、保健室等,可滿足師生生活的多種需要。為使師生儘早享受到現代化科技文明給教學帶來的種種便利,學校將投巨資興建校園閉路電視系統、微格教學調控系統、校園音響系統、紅領巾廣播電視台、塑膠運動場、校園區域網路(並用寬頻接入國際網際網路)。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所好的學校,需要有好的老師。龍洲雙語實驗國小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在區屬學校中招聘名優教師,通過多次選拔已擁有一支德藝雙馨 ,愛崗敬業,現代化教育能力強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這是學校改革和發展的百年大計,也是學校名師名校建設目標的根基。這些教師都具有大專甚至本科學歷,具備國中級英語水平及計算機套用能力,能適應雙語教學環境。這在市區所有國小中都是罕見的,體現了龍洲雙語實驗國小師資配備的高起點。

新世紀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隨著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許多家長希望子女在學校生活中有更大的活動空間,有更多的機會與教師交往,得到老師的個別化教育,而採用小班化教育,正是順應了這一需求,同時更是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教育模式,符合國際教育發展的趨勢。龍洲雙語實驗國小經上級教育主管部門批准同意,從國小一年級起全面推行小班化教育,班級人數控制在30人左右。學校借鑑蕺山中心校小班化教育的成功經驗,全面推行高水平、高效益、高質量的小班化教育模式,掀起了“精緻教育”的蓋頭。採用小班化教育模式,使龍洲雙語實驗國小在教育的起跑線上占儘先機,並牢牢地占據了教育的制高點。

治學理念

龍洲雙語實驗國小非常注重自身的定位。本著“關愛學生生命發展”為出發點,以“道德高尚、素質全面、特長鮮明、思想活躍、身心健康”為育人目標,結合市區教學現狀,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培育“英漢雙語”和“藝術教育”的教育特色。逐步樹立新型學校的品牌。

英漢雙語教學是一種語言學習的方法,是指在校內同時使用漢語和英語進行教學,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學習和掌握英漢兩種語言,在鞏固本民族語言——漢語的基礎上,最終能用英語順利地進行各科學習和日常交際。從上一世紀90年代興起到後來的實驗推進,雙語教學帶來了一些英語學習方面的經驗,帶來了教學和校園活動中的新氣象。龍洲雙語實驗國小致力於對英語教學進行改革,讓學生儘早地過外語的會話關,使外語教學有所突破。學校經過慎重地對比研究和專家的推薦,決定採用清華大學“大、中、國小英語教學一條龍”《國小英語》(實驗教材)。該教材體現了新的教育思想、新的語言觀和外語學習觀。完成該教材的學生,辭彙量達到1200以上,略高於目前國中畢業時的水平(800詞),並且在聽說方面有重大突破,改變“啞巴英語”的狀況。同時開設劍橋少兒英語培訓課程,與課堂教學形成良性互動。為給學生營造一種濃厚的語言學習氛圍,學校在走廊、過道、牆面、教室等顯眼處張貼英漢雙語的短語、標牌。改變傳統教學中英語課教英語,與其它學科不相干的現象,把英語教學融入於其他學科課堂教學中。從師生問好到課堂問答,要求能用英語交流的時候儘量用英語,同時採用增加英語教學課時量,聘請外籍教師客席授課方式提高語言教學質量。雙語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龍洲雙語實驗國小將努力探求雙語教學的實施手段、途徑、策略,找準英漢雙語的契合點,通過科研來確保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為發展學生個性,學校還大力發展藝術教育。牆上、教室里處處懸掛一些書畫藝術作品等,讓學生抬頭所見的就是藝術的美,把美育滲透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每個學生都會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使學生在唱歌、跳舞、器樂、書法、美術等方面學有所長,有廣闊的選擇空間。學校專門開闢了設施一流的師生書畫室,由省書法家協會、省書法教育研究會會員沈宏炎老師負責學校的書畫藝術教學。

教育環境

溫馨、優美、充滿人性化的教育環境不僅有利於學校師生陶冶情操,美化心靈,規範行為,豐富大家的精神世界,而且還能顯露學校旺盛的生命力。龍洲雙語實驗國小本著新校園、新環境、新形象為目標,一切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著力打造制度文化、牆面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綠色文化,構築起新穎師生關係,提倡創造型的教學觀、學生觀和學習觀。

學校提倡對學生的賞識和激勵。教師通過語言、手勢、微笑等方式肯定學生,通過作業、評語溝通師生感情,融洽師生關係。特別是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在開學的第一天就送給學生一份最珍貴的禮物——紅領巾,讓學生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滿足了學生的願望,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學校要求教師對學生不抱有偏見,堅持以發展的眼光,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為學生個性才能的施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創造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學習環境。

為充分發揮親職教育優勢,提升親職教育環境品味,學校聘請了全國家長學校先進單位——蕺山中心校家長學校講師在開學第一天就開設親職教育講座,同時向每位家長贈送一張愛生卡——“有困難找老師”和《合作與交流手冊》,卡上有每位老師的任課情況和電話號碼,使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困惑能得到及時排解,從而加強學校與社會的溝通聯繫。

“教師用心、學生開心、家長高興”龍洲雙語實驗國小努力創設一個充滿人文精神的教育環境,凸現“現代建築文化景園,人本理念適度超前”的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