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對抗生素敏感試驗

在正常人的血、尿、腦脊液、胸膜液、心包液及腹膜液中,均無細菌存在。細菌對抗生素敏感試驗有一下三種方式。 (1) 擴散法 瓊脂加上細菌所需要的各種養料,將培養基融化後,倒入無菌培養皿中,冷卻,凝成一個平面或叫平板(平皿)。這時將含有少數細菌的菌液塗到平板上,培養後細菌就會分別在平皿上裂殖,如果在平皿的培養基內事先加入抗生素紙片,由於藥物在培養基中擴散,起了抑(殺)菌作用,形成了不長菌落的抑制圈。抑制圈的大小,反映某一抗生素對該菌抑菌的程度。 (2) 稀釋法 常用藥敏稀釋法可分試管稀釋法、瓊脂稀釋法兩種: ① 試管稀釋法 先將測試抗菌藥物作一系列倍比稀釋,然後各試管加入適當稀釋的試驗菌液,搖勻,經培養後觀察,以抗菌藥物最小抑菌濃度(MiC)管,即為試驗菌株的敏感度。 ② 瓊脂稀釋法 將不同劑量的抗菌藥物,分別加於融化並冷至45℃的定量瓊脂培養基中,混勻,傾注成無菌平板,即為含有藥物濃度遞減的培養基,接種測試菌於該培養基上,經培養後觀察,被檢菌生長情況,最低藥物抑制細菌生長者,即最小抑菌濃度(Mic)。 (3) 自動分析法 國內採用AUTOBAC儀器作細菌藥敏測定,儀器由測定環藥物低片,培養振盪機及光度計主機等來檢定數據,按耐藥、中等耐藥、敏感,並把最小抑菌濃度都列印出來。該儀器僅適用於測定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不適於專性厭氧菌及結核分枝桿菌的測試。

正常值

敏感:記為(S)。  中敏:記為(I)。  耐藥:記為(R)。

臨床意義

反映某一抗生素對該菌抑菌的程度。臨床上指導醫師正確使用抗生素,避免重複使用已產生耐藥的抗生素。

注意事項

(1) 試驗用菌種對於被測定的抗生素應具有高度敏感性。  (2) 藥檢所下發的試驗菌種為冷凍乾燥品,保存於5-8℃冰櫃內,一般可保存1-3年。  (3) 實驗時,一定要建立“無抗生素操作的觀念”。  (4) 磺胺類藥物用無腖瓊脂平板,因蛋白質會使磺胺失去作用。

相關疾病

膿毒性休克,縱隔膿腫,化膿性葡萄膜炎,腹膜後膿腫,肺膿腫,膿皰瘡,細菌性陰道炎,膿腫,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源性腦膿腫

相關症狀

白痱,眼色素膜炎,腦膿腫,牙痛,過敏性皮炎 ,口腔潰瘍,膿腫 ,胸痛,頭痛,潰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