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枝鹽爪爪

細枝鹽爪爪

細枝鹽爪爪,所屬植物界,屬莧科,分布於中國的內蒙古(阿拉善東部)、陝西(北部)、寧夏、甘肅(西部)、青海(柴達木盆地)、新疆(準噶爾東部);蒙古有分布。

基本信息

細枝鹽爪爪

牧草科名 藜科
牧草科拉丁名 Chenopodiaceae
牧草科英文名 Goosefoot Family
牧草屬名 鹽爪爪屬
牧草屬拉丁名 Kalidium Moq.
牧草屬英文名 Kalidium
天然牧草 細枝鹽爪爪
牧草學名 Kolidium gracile Fenzl
牧草英文名 Slenderbranch Kalidium

牧草圖片

細枝鹽爪爪細枝鹽爪爪

地理分布

細枝鹽爪爪(別名綠鹼柴亞洲中部荒漠區特有種。分布在中國的內蒙古(阿拉善東部)、陝西(北部)、寧夏甘肅(西部)、青海(柴達木盆地)、新疆(準噶爾東部);蒙古有分布。
形態特徵 小灌木。高20~4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互生,老枝灰黃色,秋季紅褐色,幼枝纖細,黃綠色或黃褐色。葉不發達疣狀,肉質,黃綠色,先端鈍,葉基狹窄,下延。穗狀花序頂生,細弱,圓柱狀,長1~3厘米,直徑1.5毫米左右,每一鱗片狀苞內著生1朵花。胞果皮膜質,密被乳頭狀突起。種子卵圓形,兩側壓扁,胚馬蹄形,淡紅褐色。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

生長在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區的鹽土或鹽漬化土壤。在鹽湖畔、低洼鹽鹼地、河谷低地常為建群種。地下水位1~3米,表土0~20厘米含氯化鈉或硫酸鈉達10%~30%,表面有鹽結皮。這種群落,多為半隱域性或越帶分布的群落類型,在我國的阿拉善東部、河西走廊、寧夏中北部的湖灘地、柴達木盆地群落面積不大,植物區系成分貧乏,群落結構簡單。在寧夏,細枝鹽爪爪群落蓋度40%~50%,含植物10餘種,常見的伴生種有尖葉鹽爪爪(K.Cuspidaum)、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白莖鹽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及一年生的鹽生植物。種的飽和度2~3種/平方米,每公頃產鮮草1875~6000公斤,最高可達9750公斤/公頃。細枝鹽爪爪有時也做為伴生植物,出現在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鹽生草甸中。在寧夏,4月中下旬返青,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開花,7月下旬至8月上旬結果,8月下旬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枯黃,生長期約190天左右。生長緩慢,從萌發至開花需70多天,高度只達到3.6厘米,每天增長0.5毫米左右,分枝少,再生力差。根系發達,根頸粗壯,直徑7厘米,主根入土80~145厘米,主要根系分布在10~30厘米土層中,根幅100~115厘米。植株內含水量較高,開花期植株含水量達92.5%,乾鮮比為1∶13.3。

飼用價值

青綠期駱駝和羊採食嫩枝,枯黃後,駱駝樂食,山羊、綿羊、驢少量採食。低等牧草。營養成分中粗灰分含量較高,粗纖維低,礦物質較為豐富,據《中國植被地理優勢植物化學成分》中測定數據表明,鈉高達5.304%~17.022%、氯16.88%~26.24%、硫0.38%~2.79%、鋁0.025%~0.4%,這在其他牧草中是不多見的。除飼用外,在化學工業上可用其提取碳酸鈉、碳酸鉀和硫酸鈉等無機鹽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