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斑刺鼻單棘魨

細斑刺鼻單棘魨

細斑刺鼻單棘魨,體橢圓形,側扁而高;無經濟價值,可以食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細斑刺鼻單棘魨細斑刺鼻單棘魨
俗名:剝皮魚 
中文名:細斑刺鼻單棘魨細斑前孔魨
同種異名:Amansesmicrolepidotus,Cantherinespardalis,Hanomanctusbovinus,Monacanthusaspersus,Monacanthusbrunneus,Monacanthusfatensis,Monacanthusfuliginosus,Monacanthushouttuyni,Monacanth"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
棲息深度:2-20米
最大體長:25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岸,東至馬貴斯及杜夕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羅得豪島。中國台灣除西部海域外,皆有分布。

模式種產地

RedSea

形態特徵

體橢圓形,側扁而高;尾柄短。吻長,頭高。口端位;吻上緣線稍凹。鰓孔長於眼徑,位於眼中央下方,大部份位體中線上方。胸鰭基全在體中線下方。恥骨末端露出體外,上覆蓋有3對特化鱗片,鱗片小而短且不可動,第一對與第三對在腹面連合。體被小鱗,上有十幾個緊密聚集成堆之極粗狀的圓錐狀小棘;尾柄鱗片小棘延長成絲狀,使尾柄布滿細剛毛。背鰭兩個,基底分離甚遠,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背鰭棘位眼前半部上方,強壯且長,後側緣下方具小棘,此背棘基後之背棘溝深;腹鰭膜中庸稍大;尾鰭短而圓體色多變;體灰褐色,布滿緊密而外圍為白紋之規則斑點,似網狀紋;頭部具許多來自體側延伸之白紋,皆向吻端集中;腹鰭膜緣藍色,上有許多小黑點。背鰭棘膜暗色;尾鰭淡黃褐色而具白緣;余鰭淡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外圍礁區的斜坡處,一般被發現於水深2-20公尺內的水域。生性害羞,不易接近。以底棲生物為食。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類,且不常見,無經濟價值。

盤點魨科的魚類之二

魨科是熱帶海魚的一個科,包括各種魨,它們同海洋中的太陽魚及其他幾種有關魚類一起,構成一個愈頜類(固頜類)的明確的亞目。本期包含了箱魨科單棘魨科、鱗魨科等三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