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英子

紫雲英子

紫雲英子,主要成為豆科植物紫雲英的種子,有活血明目,治眼部疾患等功效。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紫雲英子紫雲英子

名稱:紫雲英子

拼音:ZǐYúnYīnɡZǐ

英語:SeedofChineseMilkvetch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tragalussinicusL.

出處:江西《草藥手冊》

異名:蒺藜子(《貴州民間藥物》),草蒺藜(蘇醫《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紫雲英的種子。植物形態詳"紅花菜"條。

藥材:乾燥種子呈扁平腎形,一端較長,略呈鉤狀;長約3~4毫米;表面黃綠色或棕色,光滑。

各家論述:蘇醫《中草藥手冊》:活血明目。治眼部疾患。

性狀

種子呈長方狀腎形,兩側明顯壓扁,長達3.5mm;腹面中央內陷較深,一側成溝狀;表面黃綠色或棕綠色,質堅硬。氣微弱,嚼之微有豆腥氣,味淡。

化學成分

種子含刀豆氨酸(canavalmine),熱精胺(thermospermine),精胺(spermine),亞精胺(spermidine),N4-甲基熱精胺(N4-methylthermospermine),殼質酶(chintinase),β-谷甾醇(β-sitosteol)。還含有微量元素硒(Se)0.08μg/g,鋅(Zn)12.1μg/g,銅(Cu)5.24μg/g,鐵(Fe)320μg/g,鉬(Mo)0.46μg/g,(Co)0.42μg/g,鉛(Pb)3.4μg/g,隔(Cd)0.11μg/g等。

功用主治

蘇醫《中草藥手冊》:"活血明目。治眼部疾患。"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3錢。

原形態

紫雲英子紫雲英子

紫雲英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匍匐,高10-40cm。奇數羽狀複葉;托葉卵形,上面有毛;小葉7-13枚,倒卵形,長5-20mm,寬5-12mm,先端微凹或圓形,基部楔形,兩面被長硬毛。總狀花序近傘形,腋生,有花6-12朵,總花梗長5-15cm,苞片三角卵形,被硬毛;萼鍾狀,外面被長硬毛,5齒,齒與萼管等長,披針形;花冠紫色或白色,旗瓣長圓形,先端圓微缺,長7mm,寬4.5mm,翼瓣短,有爪和耳,龍骨瓣和旗瓣等長,有爪和耳;雄蕊10,二體(9)﹢1,花柱無毛。莢果線狀長圓形,稍彎,長1-2cm,寬0.4cm,黑色,無毛。花期2-6月,果期3-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

生於溪邊或森林中潮濕處、山坡、山徑旁。海拔400-3000m均可生長。

資源分布:

分布於陝西、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並廣泛栽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