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壇

紫陽壇,在黃沙村獅子山,又稱獅山,相傳為西晉高士周義山修道處。

紫陽壇,在黃沙村獅子山,又稱獅山,相傳為西晉高士周義山修道處。當年周義山隱獅山,遇羨門子高,拜乞長生術,後不知所終。周義山號紫陽真人,故後人稱獅子山為紫陽山,壇曰紫陽壇。
紫陽壇立壇來歷有一說:從前黃沙有廖姓、談姓兩個小孩,有一天到獅子山下砍柴,偶爾拾到一尊小菩薩。兩小孩對菩薩像十分保護,每次砍柴都要偷偷帶到山上用香燭神飯供奉。此後小孩上山拾柴,每次都有成捆的柴火待他們拾取。柴越砍越上,菩薩也隨他們越登越高,直至山頂。大人們知道了這事,都說是紫陽公公周義山在幫助鄉里人,於是廖、談兩姓合議在獅山之頂建立壇廟,並塑像祀之。每年的農曆四月至七月,將菩薩抬上山,由兩姓輪流供奉。
紫陽壇門楣上曾有一副對聯:“奇山奇水奇福地,活仙活佛活人形。”傳說周義山常常化作郎中給天寶百姓治病,尤其是以救難產和治天花最為拿手,救活了很多人。他行醫從不留姓名,且不管路途遠近,有求必至。紫陽壇還有懲惡之靈,傳說有一朝拜者,從數百里外謁壇,因懷有貪心,路過黃沙時,吃了黃沙店主的麻糍不付錢,待到上山朝拜時,一隻麻糍突然從口裡嘔出來。從此,再也沒有了白吃黃沙村麻糍的人。又傳說1935年,國民黨十八師有一個連駐紮紫陽壇內,晚上駐兵的床上滿是蛇和青蛙,這些東西看得見卻打不著,擾得官兵無法入睡;白天從山下搞來魚和肉,總以為紫陽壇可以保鮮,不料魚肉一進屋就生蛆。駐兵無法安生,只得全部撤下山來。他們認為是真人顯靈,只得買去香燭朝拜,其後擾民之習也稍斂。
又據縣誌載,明清時期,天寶曾有幾次戰事,每逢戰事起於天寶境內,獅山紫陽壇必紅光沖天,官軍中有周字義旗出現,人異之,皆以為是周義山陰助官軍取勝以保一方之平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