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葉參

紫葉參

acid)、蘋果酸(Malic acid)、葉酸(Folic acid)、泛酸、生物素(Biotin

物種簡介

物種名: 紫葉參
科屬:五加科人參屬。
產地:僅產於我國遼寧省少數地區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單生,被柔毛。傘狀花序頂生,花小;葉卵狀披針形,紫色。主根肉質,圓柱形或紡錘形,鬚根細長。

產地分布

僅產於我國遼寧省少數地區。

藥用價值

經現代醫學研究,紫葉參有著較高的藥用價值,具延緩衰老,抗動脈粥樣硬化,增強性功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緩解疲勞、抗電磁輻射、增強皮膚彈性、提高各齡段智力與記憶力、嫩白皮膚、抗腫瘤、強化肝臟、增強心臟功能、提高精子質量、預防猝死、解毒、補元氣、防治心腦血管類疾病、三降(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增強視力、均衡內分泌等作用。

成分含量

研究發現,紫葉參成分含量比其它參種高4-5倍,且含其它參種不含有的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及微量元素。

真偽辨別

紫葉參防偽標識辨真假

產地為規範紫葉參市場,對紫葉參市場管理嚴格,根據產地相關規定,紫葉參產品需經嚴格檢驗後強制加貼紫葉參防偽標識,無此標識紫葉參產品不得銷售及進入市場。普通消費者辨別紫葉參真偽的唯一方法,即通過紫葉參產品防偽標識上的16位防偽碼,登入紫葉參防偽查詢系統驗證真偽。

關於紫葉參防偽標識

紫葉參防偽標識是產區為規範紫葉參市場的一項強制性措施,防偽標識上帶有由16位數字組成的防偽碼,每件紫葉參產品具唯一的防偽碼。無此防偽標識的紫葉參產品不得銷售和進入市場。

用法用量

嚼食:紫葉參每日3克,含於口中細嚼。
沖泡:紫葉參每日3-4克,放碗或杯內,以開水沖泡,悶蓋約5-6分鐘既可服用,可反覆沖泡,直至無味止。
泡酒:將紫葉參裝入罐內,用50-60度白酒浸泡,日飲。

主要成分

紫葉參素、紫葉參酸、紫葉參多糖、紫葉參皂甙、檸檬酸(Citric acid)、異檸檬酸(Isocitr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 acid)、酮戊二酸、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順丁烯二酸(Cis-butendicarboxyl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丙酮酸(Pyruv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水楊酸(Salicycl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對羥基肉桂酸(p-Hydroxycinnamic acid)、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棕櫚酸(Palmitic acid)、三棕櫚酸甘油酯(Palmitin)、α,γ-二棕櫚酸甘油酯、三亞油酸甘油酯、糖基甘油二酯、維生素(Vitamine)B1、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C;煙酸(Nicotinic acid)、葉酸(Folic acid)、泛酸、生物素(Biotin)及菸醯胺、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胡蘿蔔甙(Dauc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酯甾醇、腺苷轉化酶、L-天冬氨酸酶、β-澱粉酶、蔗糖轉化酶;麥芽醇(Maltol)、廿九烷(Nonacosane);山柰酚(Kaempferol)、紫葉參黃酮甙(Panasenoside)及銅、鋅、鐵、錳等三十多種微量元素。

紫葉參資源減少原因

紫葉參目前無法人工種植,只可依賴野生資源,因其較高的藥用價值和可帶來的經濟價值,讓其遭受過度的採挖,紫葉參自然繁殖平衡性受到破壞,導致資源逐年減少,這是造成紫葉參減少的主要原因,還有紫葉參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近年來生態環境的變化,也是造成紫葉參減少的原因之一。

生境習性

生境
其分布區屬中溫帶亞濕潤區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積溫高。年平均氣溫8.6℃。一月平均氣溫-11.1℃,最低氣溫-26.6℃;七月平均氣溫24.7℃,最高氣溫40.7℃。年平均降水量509毫米。無霜期153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983小時。
習性
紫葉參的生長對自然條件、植被條件、林象條件、林地條件以及空氣、土壤、溫度、光照、水等要求十分苛刻。

儲藏方法

置乾燥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