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胸鳳冠鳩

紫胸鳳冠鳩

紫胸鳳冠鳩(Goura scheepmakeri),又名南冠鳩,是一種大型的冠鳩,長約75厘米,分布在紐幾內亞的南部低地森林。它們呈藍灰色,絲狀冠呈藍色,紅色的瞳孔及深栗色的胸部。雌與雄相似。由於近20-30年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人類的大肆捕殺,紫胸鳳冠鳩的數量逐年下降。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被《華盛頓公約》列為保護物種,保護級別:Ⅱ級。

基本信息

體形特徵

紫胸鳳冠鳩是一種大型的冠鳩,長75厘米,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南部低地森林。它們呈藍灰色,絲狀冠呈藍色,紅色的瞳孔及深栗色的胸部。雌鳩及雄鳩相似。
紫胸鳳冠鳩紫胸鳳冠鳩

亞種信息

紫胸鳳冠鳩有兩個亞種,區別在於其肩部腹部的顏色:
G. s. sclateri亞種:主要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西南部,肩部栗色,腹部藍灰色;
G. s. scheepmakeri亞種:主要分布在紐幾內亞東南部,肩膀藍灰色,腹部則為栗色。
紫胸鳳冠鳩最初是由奧托·芬斯克(Otto Finsch)所描述,其活標本是從阿姆斯特丹動物園的C. Scheepmaker獲得,並以他的名字命名。

生態習性

紫胸鳳冠鳩性情溫順,多分布於濕地沖積平原大約500米的低地。它孵卵們通常待在樹上。在15個月大時開始繁殖,每次產1枚卵。待卵孵化後,還會照料幼鳥幾個月。

分布區域

該物種只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於印度尼西亞的廣大地區,但數量稀少。在紐幾內亞群島東南部的紫胸鳳冠鳩已經滅絕。

紫胸鳳冠鳩——分布圖紫胸鳳冠鳩——分布圖

保護級別

由於植被被砍伐,再加上紫胸鳳冠鳩的肉及羽毛價值很高,所以人類(包括當地土著居民)一直在大肆捕殺這種生活在低地的珍稀鳥類,該物種1988年為受威脅物種;此後,從1994年開始,紫胸鳳冠鳩就一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並且數量在逐漸減少;也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列為Ⅱ級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