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有束腰帶托泥圈椅

紫檀有束腰帶托泥圈椅

紫檀有束腰帶托泥圈椅,出自中國清朝時期,其集中西裝飾風味為一身,透雕部分採用中國傳統卷草紋形象,繁密捲曲,顯然帶有西方紋樣的風格。纖細細密的卷草紋只是小面積地、極為謹慎地套用在圈椅的各個局部,絲毫不影響整個造型的洗鍊。該件圈椅不僅有束腰,而且帶托泥,說明該器應當是19世紀初期為宮廷特製的家具。

紫檀有束腰帶托泥圈椅

紫檀有束腰帶托泥圈椅紫檀有束腰帶托泥圈椅
紫檀有束腰帶托泥圈椅
製造年代:
材料: 紫檀
規格: 座面63×50厘米,座高49厘米,通高99厘米
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介紹

圈椅”一名,是清代北京匠師所慣常使用的詞,在明代,稱為“圓椅”,還有一別名“馬掌椅”,則是西方人士對它的稱謂。圈椅到明代已有固定造型模式,它的後背與扶手一順而下,圓婉柔和,極為美觀。就坐時不僅肘部可以倚擱,腋下一段臂彎也得到支撐,故十分舒適。
此款圈椅為清代產品,以紫檀為料。紫檀木料在明清被用於,但材料短缺,所以十分珍貴。又因為紫檀木色澤深紫,中國古時有“紫氣東來”一詞,“紫”字象徵王者,故紫檀木深為清宮廷喜愛。這款紫檀圈椅,透雕多處,繁密的卷紋裝飾說明了當時西方裝飾風格對中國家具的影響,而束腰結構又顯示了清代注重形式、輕視結構的設計思想,流露出濃重的宮廷風格,顯得分外華麗、肅穆。
明代椅子,前後腿足一般都穿過座面,形式上靠背和扶手的支柱為上下一木連作。這是堅實而合理的做法。正因如此,椅子很少有束腰,因為如果有了束腰,便會影響腿足從中穿透,那么上下只好兩木分做,嚴格說來,這是不合理的做法。清中期以後,有束腰的椅子漸漸多於明代及清前期,這件圈椅不僅有束腰,而且帶托泥,它們應當是19世紀初期為宮廷特製的家具。
這把紫檀有束腰帶托泥圈椅集中西裝飾風味為一身,透雕部分採用中國傳統卷草紋形象,繁密捲曲,顯然帶有西方紋樣的風格。纖細細密的卷草紋只是小面積地、極為謹慎地套用在圈椅的各個局部,絲毫不影響整個造型的洗鍊,並加強了對比,增添了內容。而造型雖有束腰,仍保留了明式家具的審美風格,方圓有度,線條張力十足。束腰的運用和細部的卷草紋的巧思,說明了清代設計家在藝術設計上的創新。
圈椅的細部製作也很不一般。靠背板用攢框做成,上截雕開光鏤空花紋,是卷草紋的變體;中截鑲癭木,任其光素;下截鎪雲紋亮腳。靠背板和椅圈及座面相交處,使用四大塊鏤空角牙,加強了從正面觀看的裝飾效果。扶手出頭和四足馬蹄之上的一段,利用本來要剔削掉的木材,鏤雕卷草紋。手法別致。原有的細藤編織軟屜保存完好。總的來說,圈椅雖有追求形式的傾向,仍是用料絕精而且有代表性的重要家具。市場估價約人民幣2,000,000元。
圈椅是明式家具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不僅舒適,而且文雅,是明式家具收藏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有束腰帶托泥的圈椅為數極少,較一般經典式樣更顯得莊重而有氣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