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齒獸

索齒獸

哥斯大黎加的兩名古生物學家2006年1月份在該國太平洋南部沿岸地區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一枚索齒獸牙齒化石,這是科學家首次在熱帶地區發現這種海生哺乳動物的化石。

基本信息

簡介

索齒獸 索齒獸
索齒獸骨骼化石 索齒獸骨骼化石

索齒獸(Desmostylus),又名戴斯莫獸或束齒獸,是已滅絕的草食性哺乳動 物。屬於單獨的索齒獸目,此目可能與海牛目和陸上的長鼻目,管齒目有較近的關係。索齒獸像河馬,長約1.8米及重200公斤。它有短的尾巴及強壯的四肢,肢上有四蹄。它們的顎部較長,有向前的獠牙,是較長的犬齒及門齒。它們最明顯的特徵是在岸上走路時,兩隻前腳可能呈內八字。索齒獸可能是兩棲的,生活在淺水及岸邊。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它是於退潮時吃海草。

牙齒化石寬2厘米左右,古生物學家推測這隻索齒獸生活在距今700萬年至500萬年前,這也是迄今在哥斯大黎加發現的最古老的脊椎類動物化石。

分布

索齒獸是已經滅絕的海生哺乳動物,大小如河馬,骨骼化石特徵與海牛相似,也與

早期的象相似。這種動物在漸新世中期至中新世期間(距今2500萬年至500萬年前)在太平洋周邊地區分布。此前僅日本、俄羅斯、美國和墨西哥發現過索齒獸的化石。

索齒獸 索齒獸

索齒獸是在海岸邊緣淺水地帶活動的雜食性動物。發現化石的古生物學家認為,中美洲大陸在中新世時期還未形成,當時是由一些分散的島嶼構成,索齒獸就在這些島嶼上臨近海邊的沼澤地里棲息。

出現和滅絕

索齒獸 索齒獸

作為單屬單科的動物,索齒獸的出現非常神秘,似乎是突然冒出來的。根據日本,美國等國家學者的研究,它和海牛目,長鼻目,管齒目,蹄兔目和始新世漸新世時期的重腳目有較近的關係,管齒目可能是它們的共同祖先,索齒獸身上也反映出一些原始長鼻目的特徵。另外兩棲動物索齒獸可能擁有類似早期海牛目一樣的生活方式。

和它的出現一樣,索齒獸目的滅絕也被蒙上一層詭異的幻影,最可能的原因是海洋溫度和鹽度的改變導致索齒獸的食物短缺,也有人認為它們是被巨齒鯊,梅爾維爾鯨等大型天敵捕殺所致,不過根據生物鏈規律來說並不可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