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文斌[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索文斌[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索文斌[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畫畫家協會理事、中國少數民族促進會會員、烏蘭察布市畫院院士、鹿城畫家名譽院長。他的書畫作品先後選送到國內外展出,並在各種展覽中多次獲獎,曾獲得第六屆中國畫《八月草原事事悠》優秀獎,《榮歸》獲首屆草原情中國畫優秀獎等。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41年生於山西省忻州,號野禪。

現為中國畫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民族畫院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分會員、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會員、香港科學院國際藝術學院顧問。

自幼酷愛書畫,少年即始,但爾時經歷坎坷。自學繪畫,故不矩成法,多狂放隨意,每以行草入畫,取材以馬、古典人物及民族風情為主。春華秋實,四十餘年來筆耕不輟,多次參加展覽以及各方活動,作品獲得了廣大藝術愛好者的喜愛和專家同行的認可;1980年~1982年為人民大會堂內蒙廳繪製巨作《那達慕》等作品,個人獨立完成多項內容的繪製;1985年舉辦《三人美展》;1987年《摔跤圖》獲地區美展一等獎;1990年左右完成舞劇《東歸的大雁》服飾設計並多次完成各級展覽中的設計工作,數次獲得各類獎項。1997年在北京舉辦《六人書畫展》;同年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在新加坡、日本等地多次出國展覽,並被美國、日本、加拿大、德國以及國內民族宮、晉祠及海內外的專業藏家購買收藏數百幅。併入選《中國畫家人名大詞典》、《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走向世界的中國》等辭書。

個人作品

《月夜》 《歸途》《書焦圖》《長風萬里》等。

個人榮譽

年過古稀的索文斌,每天五點半就起來寫字作畫,持之以恆。“六十始悟藝”、“七十知不足”,這兩方印章曾滲透著老人在古稀之年對藝術真諦的深刻見地。他幽默地說:“我現在是騎馬難下,深感自己的‘庫存不多’,但是覺得自己現在才真正的畫進去,總覺得自己的畫還沒有畫好,總想深刻感受自然,近一步探討藝術之宗旨。”

索文斌老人出生在山西省忻州縣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母親在村里是遠近聞名的剪紙和麵食製作人。從小受母親的感染,他對色彩比同齡的夥伴都要敏感。那時,他已經能臨摹一些書里的插圖。由於當時家境不好,索文斌在初二時輟學。後來組織上分配工作,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來到達茂林場工作。在林場裡他一邊放牧一邊繼續自己的創作。

藍天、白雲、茫茫草原在索文斌的心裡是那么的美好。每天放牧他都會帶著畫板,等到休息時間他就會拿出畫板寫生。每一幅畫都融入了他濃濃的草原情。他的畫變化無窮,姿態橫生。

1980年,索文斌奉命為人民大會堂內蒙廳設計陳設和布置大廳,其中繪製的巨型地毯圖是讓索文斌最難忘的。他和官布、王延青、郝存祥為了創作,自己給自己關起了“禁閉”。最終構思的主題是綠色草原百花盛開,為了突出內蒙古地區特色他設計的初稿圖的主題基調色是草原綠。山丹花、那達慕、白色駿馬為主體事物。經過半年的創作和製作,最終480平方米的巨型地毯《那達幕》“出爐”,得到了各界藝術家的好評。歷時兩年多的內蒙廳創作給他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直至今日老人回想起來都是熱淚盈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