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路街道

紡織路街道即白銀區紡織路街道辦事處,2003年3月27日正式掛牌成立,位於西隴海蘭新經濟帶中心城區--白銀新城區的中心地段,轄區東到西山公園,與工農路接壤,西至紫靈山管理處,南起白銀市農科所,北到嘹高山,蘭白高速公路、109國道穿境而過,紡織路、經六路、經七路、經八路、緯三路、緯五路阡陌交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基本信息

街道簡介

紡織路街道是一個城鄉結合型的街道,下轄4個社區居委會(育才路、銀西、狄家台、寺兒坪)和3個村民委員會(大壩灘、黃茂井、大井子)。總面積40.455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5414戶15319人。紡織路街道正處於一個由農村向城市化邁進的轉軌時期。

街道發展

近年來,白銀區紡織路街道黨委、辦事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不斷深化農村"雙康"建設和城市"雙優"社區建設,強化基礎,開拓創新,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街道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市民的理念,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契機,構建服務平台,增加服務內容,拓寬服務領域,為居民民眾提供全方位、多領域、高質量的服務,真正做到"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憂,促民之所需",深入開展了"講文明、樹新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街道湧現了一批文明單位、安全文明小區等精神文明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街道嚴格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嚴格把好"五關",堅持三級審查,兩榜公布,凡符合政策規定的做到應保盡保,大力實施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和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積極開展再就業工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紮實推進,構築了"人防、物防、技防"的治安防範體系,確保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大力實施"拆小房建綠地"工程,倡導樹立符合"綠色文明"的生活習慣,創建"綠色單位"卓有成效,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品位;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步入正軌,"聯村聯戶"等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

街道設施

街道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基本實現村村通柏油路,日供水量10萬噸的城市供水工程全面建成投產,供水管網工程實施進展順利;市委、市政府、市人行、市農行、市國稅局、建行西辦等機關單位相繼進駐;市委黨校、育才學校、實驗中學、市聾啞學校、市職中、市疾控中心、市傳染病醫院、市汽車站、消防指揮中心等公共設施逐步配套健全,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西區發展步伐不斷加大,築巢引鳳初見成效;以房地產開發和商貿為龍頭的第三產業方興未艾,新世紀花園、雲錦苑、西苑小區、西部大市場、銀滬置業、嘉華園藍田居、白銀監獄小區等環境優雅、功能齊全的住宅小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有效地輻射帶動了新市區的繁榮和發展,加快了城鄉一體化的進程;工業化發展勢頭迅猛,雨潤肉製品集團、卡森皮革集團、國芳百盛集團、紅鷺鋁業公司、永騰毛絨製品廠、銀山水泥廠等一批知名企業相繼落戶西區,109線拓寬改造工程、330KV東台變電所等重點項目的建設,更為西區飛速發展提供了交通及電力保障,整個紡織路街道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市法院、市檢察院、蘭州交大白銀分校、省中醫學院白銀分校將相繼進駐,一座蘊涵優勢、充滿機遇、生機勃勃的新型街道正展現在人們面前。
白銀區紡織路街道新的領導班子決心以新的作風、新的舉措,致力於創造公正平等、寬鬆和諧的外部環境,提供優質的服務,給予優惠的政策,誠摯歡迎各地客商和社會各屆熱心人士前來投資興業,共繪白銀西區美好藍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