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不相識

素不相識

素不相識,漢語辭彙。注音:sù bù xiāng shí 釋義: 素:平素,向來。相識,相互認識。向來不認識的人或物(多用於人)。三國時期,吳國人陸遜的弟弟陸瑁性情豪爽,心地善良,同郡的徐厚和他一樣為人耿直,雖與他素不相識,但非常仰慕他的為人,臨終時留下遺書,把兒女託付給陸瑁。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四折:“我與你素不相識,一旦為你寄書,因而戲言,豈意遂為眷屬。

基本信息

成語故事

素不相識素不相識
三國時期,吳國人陸遜的弟弟陸瑁性情豪爽,心地善良,同郡的徐厚和他一樣為人耿直,雖與他素不相識,但非常仰慕他的為人,臨終時留下遺書,把兒女託付給陸瑁。陸瑁待他們如同自己的親骨肉,讓他們受良好的教育

出處

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四折:“我與你素不相識,一旦為你寄書,因而戲言,豈意遂為眷屬。”

語法

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用於人

其他釋義

從來就沒有見過!

素:平素,向來。向來不認識。

例句

1、船兒只管乘風破浪的一直的走,走向那~的他鄉。(冰心《寄小讀者·通訊十八》)

2、明 施耐庵《水滸》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震安平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 武松道:卻又蹊蹺!我自是清河縣人氏,他自是孟州人,自來素不相識,如何這般看覷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