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房頭鄉

紙房頭鄉

紙房頭鄉位於滄州市區正西5公里,總面積81平方公里,轄33個行政村,人口3.7萬人,區域面積81平方公里,耕地7.2萬畝。

基本信息

概況

紙房頭鄉位於滄州市區正西5公里,總面積81平方公里,境內有南運河、南排河、黑龍港河穿過,京滬高速公路和石黃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成“黃金十字”,高速公路出口距鄉政府駐地僅200米,是北上和南下的必經之路,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307國道過境。

鄉政府駐紙房頭村。紙房頭鄉轄33個行政村,人口3.7萬人,區域面積81平方公里,耕地7.2萬畝。

全鄉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秩序安定,民眾安居樂業,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代碼

代碼130921214:

~201 古蹟鋪村

~202 紙房頭村

~203 尤莊子村

~204 後營村

~205 前營村

~206 周莊子村

~207 十戶疃村

~208 大白洋橋一村

~209 大白洋橋二村

~210 大白洋橋三村

~211 李二莊村

~212 王英莊村

~213 吳家窪村

~214 桃園村

~215 王莊子村

~216 尹莊子村

~217 高家屯村

~218 義和莊村

~219 李三橋村

~220 埠陳莊村

~221 山呼莊一村

~222 山呼莊二村

~223 山呼莊三村

~224 東紀家窪村

~225 西紀家窪村

~226 大渡口村

~227 田家莊村

~228 新開路村

~229 南小營村

~230 東莊子村

~231 呂莊子村

~232 吊莊村

~233 候莊子村

沿革

1953年建紙房頭鄉,

1961年建紙房頭公社,

1984年復改鄉。

1996年東紀家窪鄉併入。

1997年,面積91.2平方千米,人口3.5萬。轄紙房頭、前營、後營、古蹟鋪、尤莊子、周莊子、十戶疃、李二莊、大白洋橋一、大白洋橋二、大白洋橋三、王英莊、王莊子、桃園、尹莊子、高家屯、義和莊、李三橋、阜陳莊、山呼莊一、山呼莊二、山呼莊三、吳家窪、東紀家窪、西紀家窪、大渡口、鸞莊、侯莊子、呂莊子、東莊子、南小營、新開路、田家莊33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全鄉農業基礎設施比較完善,共有深機井167眼,淺機井1434眼。農業基礎設施的完善促進了農業經濟進一步發展,2005年全鄉小麥播種面積2715公頃,產量12816噸;玉米播種面積2740公頃,產量16445噸;小棗產量5029 噸,豬存欄7300頭,牛存欄3900頭,羊存欄1.6萬隻,雞存欄18.9萬隻。

1、小棗產業發展。全鄉棗糧間作總面積5萬畝,通過省級小棗無公害基地認證的達1萬畝,準備進行無公害基地認證的有1萬畝。春季引進鮮食冬棗、早脆王和金絲豐、金絲蜜等優良品種7200畝。

2、花卉苗木產業發展。截止8月底 ,全鄉苗木總面積達1.1萬畝,品種120個,形成四個(盛園林牧基地、東方苗木基地、天雨林木基地、芳草地苗木基地)總面積達1800畝的苗木科技示範園,並在前營村建立起滄州市第一個生態科技示範園(陽光科技示範園),產品遠銷黑龍江、山西、陝西等地,並打進首都市場。

3、甜瓜產業發展。全鄉甜瓜以十戶坦和前營為中心輻射周莊子、義和莊、尤莊子等周圍15個村,2005年種植面積達5500畝,產量達1.1萬噸,產品遠銷山東、河南、石家莊、天津等地,並在十戶坦村和前營村建立起兩個專業批發市場。

4、白洋橋香椿發展情況。白洋橋香椿主要產地在白洋橋三村,種植面積350畝,該處香椿歷史悠久,色呈紫紅,味道獨特,曾受過清乾隆皇帝的御封。

全鄉現以形成桃園、王英、田莊子三個小棗示範村;吊莊、西紀窪、呂莊子三個苗木發展示範村;十戶坦、前營、周莊子三個甜瓜種植專業村;白洋橋香椿種植示範村;陳莊子大棚養雞示範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