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

中國漢字,有很多意思,如純正,純粹等。漢語漢字,拼音為:chún。常組成詞語,同時也是書名等多個含義。《集韻》莊持切。緇或作純。《周禮•地官•媒氏》純帛無過五兩。《註》純實緇字也。古緇以才爲聲。《禮•祭統》以共純服。《疏》凡言純者,其義有二:一糸旁才是古之緇字,二是糸旁屯是純字。但書文相亂,雖是緇字,皆作純。鄭氏所註,於絲理可知,於色不明者,卽讀爲緇。《史記•五帝本紀》黃收純衣。《註》索隱曰:純讀曰緇。

基本信息

字義

⑴專一不雜:純粹,純然,單純,純金,純銅,純正,純淨,純熟,純度。
⑵絲:“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
⑶大:純嘏(極大的福分)。
⑷人品的美好:純樸,純真,純厚,純篤,純潔,純稚。

詳細解釋

純
〈名詞〉
⑴形聲。從糸(mì),從屯,屯亦聲。“糸”指絲線。“屯”意為“捲曲”、“包裹”。“糸”與“屯”聯合起來表示“染絲工序完成後,即將同一批次的染好顏色的絲線打包”。本義:同色絲線。
⑵同本義。
純,絲也。——《說文》
純衣。——《儀禮·士冠禮》
被我純繢。——《法言·孝至》
靈之來兮錫純嘏。——明陳繼儒《大司馬節寰袁公(袁可立)家廟記》
⑶又如:純衣(古時士的祭服,以絲為之)。
⑷同一顏色的絲織品。
一色成體謂之醇,白黑雜合謂之駁。——《漢書·梅福傳》。王先謙補註:官本“醇”作“純”。
(5)音zī,同“緇”,黑色的絲織物。
〈形容詞〉
⑴純正,純粹。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褘、董允等,此皆忠臣?志慮忠純。——諸葛亮《出師表》
不設色之畫,其感人也,純以形式及筆勢。——蔡元培《圖畫》
⑵又如:純固(品行純粹堅定);純素(純粹而不雜;純樸);純德(純粹的德行);純儒(品行純粹的儒者)。
⑶美;善。
純,文也。純,好也。——《方言》十三
貴純之道也。——《禮記·郊特牲》
⑷又如:純臣(忠心耿耿事奉君主的大臣);純吏(忠純愛民的官吏);純渥(純樸篤厚)。
⑸大。
文王之德之純。——《詩·周頌·維天之命》
⑹又如:純嘏(大福);純國(大國);純德(大德)。
⑺純淨,不含雜質。如:純水。
⑻熟練。如:工夫不純。
⑼專一。
帥舊德,而守終純固。——《國語·周語》
⑽質樸。
冠衣不純素。——《禮記·曲禮》
⑾又如:純臣(忠純篤實之臣);純愨(純樸誠實)。
〈副詞〉
⑴皆,都——表示範圍。如:純鋼(全鋼);純美(純真完美);純仁(至仁);純全(完全)。
⑵單,只。如:純用。

常用詞組

⑴純潔

chúnjié
意思:
①純粹潔白;沒有污點。
②使純潔。比如:純潔的隊伍。

⑵純金

chúnjīn
意思:含雜質極少的金。

⑶純色

chúnsè
意思:在國際色標上(CIEcoordinates)位於光譜軌跡和紫色(品紅色)邊界上的顏色。

拼音是chun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