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次南極區群島

紐西蘭次南極區群島

紐西蘭次南極區群島位於紐西蘭西南海岸的淺水大陸架,包括了紐西蘭南部和東南部海域的五個島嶼(斯內斯群島, 邦提群島, 安提波德斯群島, 奧克蘭群島以及坎貝爾島)以及島嶼周邊12海里的水域。奧克蘭群島的亞當斯島在1910年被指定為動植物群保護地。1934年整個奧克蘭群島被指定為動植物群保護地。坎貝爾島於1953年被認定,其他三個群島分別於1961年、1977年獲得認定。所有的5個群島在1977年的保護法案中重新被劃歸於自然遺產。

基本信息

群島簡介

紐西蘭次南極區群島位於紐西蘭西南海岸的淺水大陸架,由紐西蘭南部和東南部海域的斯內斯群島邦提群島安提波德斯群島奧克蘭群島以及坎貝爾島五個島嶼組成。斯內斯群島和邦提群島是在花崗岩變質岩基底上形成的,另外三個群島位於其南部,是在火山岩構造上發展形成的。土壤大多數是席狀泥炭,厚達8米,但在暴露和極淺水的邦提群島上沒有泥炭存在。奧克蘭群島和坎貝爾島上有大規模冰川發育的證據,擁有許多海灣和深水港,而邦提群島是有一組小的岩石島組成,因而沒有安全的錨地。

氣候特徵

群島位於南極亞熱帶之間的海域,夏季水溫在12-5.5攝氏度之間。他們明顯受盛行的西風影響,這裡具有涼-溫和的氣候,和相對小的季節溫差,年平均氣溫在斯內斯群島的11攝氏度到坎貝爾島的6攝氏度之間。絕大多數島嶼降雨豐富(1200-1500毫米/年),經常有雲覆蓋上空。奧克蘭群島和坎貝爾島西部還有海洋上升流存在。

物種介紹

除了邦提群島梅有更多的植物外,其餘的四個島嶼連同鄰近的馬科夸里島,構成了植物多樣性的中心地區,擁有亞南極地區島嶼最豐富的植物群。斯內斯群島和安提波德斯群島以及奧克蘭群島的阿達母斯和絕望島格外引人注意,因為這裡的植物本質上沒有受到人類和外來動物的影響。陸地植物群由大約250個分類單位組成,其中35個是這一地區所獨有的。奧克蘭群島自己就擁有233種維管植物,其中196種是本土的,6種是島上獨有的,30種被定為稀有物種。3種蕨類植物到達其分布的最南部。斯內斯群島上有大面積的森林,樹木主要為高達5米的樹紫苑屬組成。在坎貝爾群島和安提波德斯群島上沒有與之匹敵的森林,儘管兩個島上也有木質灌木叢的存在。

這裡的動物群反映了較高生產力的海洋生態系統,海鳥和海洋哺乳動物具有極高的豐度和分異度。有記錄的120種鳥類中,有40種為海鳥,其中的5種為該地區獨有。世界上24種信天翁中由10種在這個地區。在斯內斯群島上的海鳥數量是極為驚人的,僅黑海鷗就超過275萬對。在陸地鳥類中存在高度的地方性,包括灰水鴨,其中坎貝爾群島上灰水鴨亞種灰水鴨已經銳減到25對。

人類活動

島上沒有常住人口,1995年坎貝爾島上原來人工操作的氣象站實現了自動化。凱塔庫伊韋是南部島上的主要毛利人部落,在歐洲人定居之前,他們就能航海到達這一地區。1778年歐洲人發現了邦提群島,19世紀初期開始了瘋狂地捕殺海豹,到了1830年,海豹就絕滅了。一部分來自於查薩姆毛利人莫里奧里人殖民到了奧克蘭群島的羅斯港口,居住了很短一段時間就於1856年離開了。大約在同樣時期,一個歐洲捕鯨站在同一地區建立,堅持了年後最終還是失敗了。野兔、山羊、和豬被捕魚人投放在幾個島上,以備遇到海難的船員捕食。這裡沒有永久的科研觀察站,但在幾個島上有供來訪科學家居住的帳篷。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植被重建、遊客影響檢測、海洋觀測、海獅和海鳥數量的調查以及瀕危鳥類的轉移等。

研究價值

群島在科學研究上具有重要意義。群島上棲息著數量巨大、種類多樣的海鳥,其中有許多是地方性屬種。還有14種地方性陸地鳥類,其中包括世界上最稀有的鴨子。這個地區和馬科夸里島共同構成了植物多樣性的中心。在西太平洋最南部的森林、蕨樹、以及特殊的植物群在這裡都有發現。稀有的海獅在奧克蘭群島上的數量是全世界最多的。

綜合評價

紐西蘭次南極區群島包括了紐西蘭南部和東南部海域的五個島嶼(斯內斯群島、邦提群島、安提波德斯群島、奧克蘭群島以及坎貝爾島)。這些島嶼位於南極和亞熱帶之間的海域,具有富饒的資源和多種多樣的生物,包括野生動植物,特殊的鳥類,植物以及無脊椎動物。這裡最值得注意的是有大量的,種類繁多的遠洋海鳥和企鵝的巢穴。這裡共有一百二十六種鳥類,包括四十種海鳥,其中五種是世界上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