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土

詞語

納土

拼音

nàtǔ 

注音

ㄋㄚˋㄊㄨˇ

引證解釋

1.獻納土地。謂歸附。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二:“吳郡於太平興國中,錢氏納土,士始試於京師焉。”《續資治通鑑·宋徽宗大觀元年》:“以黎洞納土,曲赦廣西。”清葉廷琯《吹網錄·吳越王鏐改元應補》:“此因錢氏子孫自納土以後,既深諱其事。”
2.奉獻泥土。明沉德符《野獲編·禨祥·妖言進土》:“宋政和七年,汴京修二郎廟,俱雲獻土,或雲納土,競相擔負,晝夜喧闐,街陌充塞,自春歷夏不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