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鴨子

紅鴨子天蠶含片是一款以印度天蠶為主要原料,以人參、枸杞、桑葚、覆盆子、黑瑪咖、葛根為輔料,經過先進的提取技術萃取而成。

簡介

紅鴨子天蠶含片種的成分主要由天蠶、人參、枸杞、桑葚、覆盆子、黑瑪咖、葛根這些藥食同源動植物。再經過100比1純度提取而成。一經上市就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主要成分

天蠶

天蠶蛹世人都說蟲草補,天蠶更比蟲草好。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把蠶蛹蒸煮入宴成美食佳品。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就有“以蠶蛹御宴客”的記載。據《本草綱目》所載:蠶蛹味鹹辛、性平、無毒,人食可強身健身,入藥可醫多病。近代醫學研究證實,蠶蛹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消除疲勞、補腎壯陽、補腦益肝、改善胃腸功能、增強體質和機體免疫能力。
天蠶是世界上非常稀有的野生彩絲蠶種,在中國少數深山裡生長。天蠶蛹的蛋白質可占乾重的50%左右,其中胺基酸的含量更加全面而均衡。此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且以鋅、鎂含量最高。蠶蛹性味甘平,益精壯陽,常服使皮膚白皙。

人參

人參自古譽為“百草之王”“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含多種皂甙和多糖類成分,浸出液可被皮膚緩慢吸收且無不良刺激,能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營養,調節皮膚的水油平衡,防止皮膚脫水、硬化、起皺,人參活性物質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性能,使皮膚潔白光滑,能增強皮膚彈性,使細胞獲得新生,是護膚美容的極品。將人參直接浸入50%甘油,10日後甘油搓臉,或將人參煎成濃汁,每日往洗臉水倒一點,用含人參的甘油搓臉或人參水洗臉,能讓皮膚相當滋潤。
藥用人參的肉質根為著名強壯滋補藥,適用於調整血壓、恢復心臟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按產地可分成美國、中國東北、朝鮮人參。同一品種由於氣候不同,前者的參面橫紋比後者更明顯,進口人參有效成分含量也較高。

枸杞子

枸杞,又稱枸杞子、紅耳墜,是茄科小灌木枸杞的成熟子實。枸杞子藥食同源的歷史悠久,是馳名中外的名貴中藥材,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被列為上品,稱其為“久服輕身不老、耐寒暑”;有延衰抗老的功效,又名“卻老子”。枸杞子中含有多種胺基酸,並含有甜菜鹼、玉蜀黍黃素、酸漿果紅素等特殊營養成分,使其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適合所有人食用。用眼過度者及老人更加適合。枸杞性質比較溫和,食用稍多無礙,但若毫無節制,進食過多也會令人上火。晾乾容易保存,普通袋裝的一般為七到八成乾,不宜大量堆積庫存,要經常取出陽光下面晾曬,否則時間久了會粘黏變質。
枸杞是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對身體進行保健,是人們所喜愛的果實,寧夏枸杞的品質領先於全國各地,成為枸杞的代表,被譽為枸杞之鄉。

桑葚

早在兩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國皇帝御用的補品。因桑樹特殊的生長環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長,無任何污染的特點,所以桑葚又被稱為“民間聖果”。現代研究證實,桑葚果實中含有豐富的活性蛋白、維生素、胺基酸、胡蘿蔔素、礦物質、白藜蘆醇、花青素等成份,營養是蘋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種功效,被醫學界譽為“21世紀的上佳保健果品”。常吃桑葚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具有延緩衰老,美容養顏的功效。

覆盆子

1、《本草通玄》:“覆盆子,甘平入腎,起陽治痿,固精攝溺,強腎而無燥熱之偏,固精而無疑澀之害,金玉之品也。”
2、《本草正義》:“覆盆子為滋養真陰之藥,味帶微酸,能收攝耗散之陰氣而生精液,故寇宗奭謂益腎縮小便,服之當覆其溺器,語雖附會,尚為有理。《本經》主安五臟,髒者陰也。凡子皆堅實,多能補中,況有酸收之力,自能補五臟之陰而益精氣。凡子皆重,多能益腎,而此又專入腎陰,能堅腎氣,強志倍力有子,皆補益腎陰之效也。《別錄》益氣輕身,令發不白,仍即《本經》之意。惟此專養陰,非以助陽,《本經》、《別錄》並未言溫,其以為微溫微熱者,皆後人臆測之辭,一似凡補腎者皆屬溫藥,不知腎陰腎陽,藥物各有專主,滋養真陰者,必非溫藥。”

葛根

1、《本草綱目》:“本草十劑雲,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蓋麻黃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葛根乃陽明經藥,兼入脾經,脾主肌肉。所以二味藥皆輕揚發散,而所入迥然不同也。”[1]
2、《本草經疏》:“葛根,解散陽明溫病熱邪主要藥也,故主消渴,身大熱,熱壅胸膈作嘔吐。發散而升,風藥之性也,故主諸痹。”“傷寒頭痛兼項強腰脊痛,及遍身骨疼者,足太陽也,邪猶未入陽明,故無渴證,不宜服。”
3、《本草匯言》:“葛根,清風寒,淨表邪,解肌熱,止煩渴。瀉胃火之藥也。嘗觀發表散邪之藥,其品亦多,如麻黃拔太陽營分之寒,桂枝解太陽衛分之風,防風、紫蘇散太陽在表之風寒,藁本、羌活散太陽在表之寒濕,均稱發散藥也,而葛根之發散,亦入太陽,亦散風寒,又不同矣,非若麻、桂、蘇、防,辛香溫燥,發散而又有損中氣之誤也;非若藁本、羌活,發散而又有耗營血之虞也。”
4、《本經》: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
5、《別錄》: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金瘡,止脅風痛。

瑪咖

義大利科學家DiniA在1994年首次系統地得出了瑪卡乾根中的化學組成成份:蛋白質含量為10%以上(胡寧湖畔的瑪卡品種的蛋白質含量超過14%),59%的碳水化合物;8.5%的纖維,內含豐富的鋅、鈣、鐵、鈦、銣、鉀、鈉、銅、錳、鎂、鍶、磷、碘等礦物質,並含有維生素C、B1、B2、B6、A、E、B12、B5,脂肪含量不高但其中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的含量達53%以上,天然活性成份包括生物鹼、芥子油苷及其分解產物異硫氰酸苄酯、甾醇、多酚類物質等。1999年,美國科學家發現了瑪卡中含有兩類新的植物活性成份,瑪卡醯胺(macamides)和瑪卡稀(macaenes),並確定這兩種物質對平衡人體荷爾蒙分泌有顯著作用,所以瑪卡又被稱為天然荷爾蒙發動機。在瑪卡產品的針對性研究中,又發現了幾種特殊的瑪卡生物鹼,隨著研究的深入,瑪卡中還會有更多的具有活性的新物質被分離和鑑定。

規格及食用方法

30克(0.5g*60片),每天兩次、每次3片,每天服用量≤3g

不適宜人群

嬰幼兒、孕婦、哺乳期婦女及14周歲以下兒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