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之愛

紅色之愛

‘紅色之愛’是瑞士果樹專家馬庫斯.科伯特經雜交選育而成的系列紅肉栽培蘋果品種的總稱,其親本為紅肉的小蘋果和嘎啦、布瑞本等。因其從果面及果肉均為誘人的鮮紅色,故被命名為“紅色之愛”。

‘紅色之愛’蘋果(蘋果品種一般用單引號)

‘紅色之愛’是瑞士果樹專家馬庫斯.科伯特經雜交選育而成的系列紅肉栽培蘋果品種的總稱,其親本為紅肉的小蘋果和嘎啦、布瑞本等。

因其從果面及果肉均為誘人的鮮紅色,故被命名為“紅色之愛”。‘紅色之愛’富含高於普通蘋果幾十倍的花青苷(是否有數據支持,如有,可寫作據xxxx測定,花青苷含量xxx是普通蘋果的xxx倍,我看維基解密中介紹僅比普通的高30-40%,原文為Some have a high antioxidant content with 30–40% more than an average apple.),抗氧化能力極強,果實切開後不易褐化變色。長期使用‘紅色之愛’蘋果,有利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能力,延緩衰老,尤其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可起到很好效果,保健價值極高。(不知道有沒有文獻支持??)

2009年由山東省郯城縣紅色之愛種植合作社引入國內,全系列總計13個品種,其中包含6個鮮食品種和7個加工品種.

紅色之愛 紅色之愛

簡介

國內自2009年起開展紅肉蘋果的資源收集和品種選育工作,目前已成功選育出T15(11906的優選)和T16(賽爾斯的優選)兩個適合國內栽培的優系(如果沒有正式審定,只能叫優系),各地試種的反饋信表明,這兩個優系的品質均優於原產於瑞士的‘紅色之愛’。

特徵

T15(119-06優選晚熟品種,在山東省臨沂市10月10日前後成熟。單果重平均為280克左右,最大果可達500克,果形指數為0.8~0.9,果面全紅,果肉鬆脆,具有濃郁的清香味,濃甜微酸。耐貯藏,冷庫條件下存至翌年五月品質尚佳。

T16(賽爾斯)中早熟品種,在山東省臨沂市成熟為8月15號前後。單果重平均160克,最大果可達260克,果形扁,果形指數為0.6~0.8,果肉酥脆,有山楂和檸檬的味道。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樹高可達6米,果園一般控制在3-5米。成年樹的樹幹為灰褐色,小枝為紅褐色。單葉互生,橢圓形,葉緣有鋸齒。傘房花序,花瓣為紅色。喜光,喜微酸性到中性土壤。最適於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心土為通氣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習性

紅色之愛樹勢強健、早花早果,喬化砧3年就開始結果,矮化砧2年開始結果,5年後進入盛果期。

栽培

可通過嫁接方式繁殖苗木,砧木有喬化砧、矮化中間砧和矮化自根砧。常用的喬化砧木有甜茶、八棱海棠、圓葉海棠,矮化中間砧或矮化自根有M9T337、M26等。現在大部分都採用寬行密植栽培模式,行向南北,授粉模式採用T形或S形的。偏南部地區提倡秋冬土壤封凍前栽植,而我國北部只能春季解凍後栽植。

紅色之愛蘋果最大靚點是:一、富含高於普通蘋果幾十倍的花青素,長期食用有易健康;二、果肉色澤艷麗,呈鮮紅色,僅能引起消費者食慾,又食慾加工成天然無色素的飲品。

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色素,可以隨著細胞液的酸鹼改變顏色。細胞液呈酸性則偏紅,細胞液呈鹼性則偏藍。花青素是構成花瓣和果實顏色的主要色素之一。

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比維生素E高出五十倍,比維生素C高出二十倍,所含花青素是藍莓的幾倍甚至十幾倍之多.還可維持正常的細胞連結、血管的穩定、增強微細血管循環、提高微血管和靜脈的流動,進而達到異常皮膚的迅速癒合。花青素是天然的陽光遮蓋物,能夠防止紫外線侵害皮膚,其中所含的膠原蛋白和硬性蛋白對皮膚的整個結構起重要作用。

大量研究表明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降壓、降血脂、抗衰老、抗炎和抗病毒特性提高機體免疫力。它們還有助於保持小血管和結締組織健康。

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性,可以去除體內自由基,有效消耗掉體內多餘的脂肪,保證身體活力延緩衰老.對去除內臟脂肪意義重大。強化血管壁、促進腸胃消化、降低血脂肪、與增加身體抵抗力,並防止動脈硬化、血栓形成的作用,還能利尿、降血壓、抑制細菌與癌細胞生長,及幫助消化。

所以紅肉蘋果更有益心臟,提高記憶力,對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的祛病作用更強,可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