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肢病

臨診:可根據對蝦活動能力減弱,食欲不振和游泳足變紅、鰓區變黃作出初步診斷。 病狀:病蝦一般在池邊緩慢遊動,厭食或不吃食,附肢變紅,特別是游泳足變紅,頭胸甲鰓區多呈黃色。 病蝦血淋巴稀薄,凝固緩慢或不固,血細胞數量減少。

病原:由弧菌(Vibrio)或氣單胞(ACFOlll012aS)等屬中的一些種類侵入對蝦血淋巴中並大量繁殖而引起。
臨診:可根據對蝦活動能力減弱,食欲不振和游泳足變紅、鰓區變黃作出初步診斷。在蝦池環境條件惡化時,對蝦的游泳足也可暫時變紅,但條件改善後可在短時間內恢復原 狀。因此,在確認本病時,應從蝦池中隨機採集5-10尾具有紅肢病病狀但尚未死亡的蝦,取其血淋巴置於載玻片上觀察,如血淋巴稀薄、渾濁狀,凝固慢或不凝 固;鏡檢,血細胞數減少,高倍鏡或油鏡下看到許多運動活潑的細菌,則可以診斷。
病狀:病蝦一般在池邊緩慢遊動,厭食或不吃食,附肢變紅,特別是游泳足變紅,頭胸甲鰓區多呈黃色。游泳足變紅是紅色素細 胞擴張,鰓區變黃是鰓區甲殼內表皮中的黃色素細胞擴張。病蝦血淋巴稀薄,凝固緩慢或不固,血細胞數量減少。
流行情況:此病主要危害中國 對蝦等多種養殖蝦類。發病季節7-10月,大批發病和導致死亡主要出現在9月至10月上旬,56.示游泳足變紅(胡超群提供)廣東、廣西和福建則在7月下 旬和10月中、下旬也可大批發病並引起死亡。此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均可達到80%以上,是對蝦養成期危害嚴重的--種細菌性疾病。
預防:
1、放養蝦苗前應徹底清淤消毒,淤泥要運送到遠離蝦池的地方;常用消毒劑有生石灰(每666.7米2用120-150千克)或 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每666.7米2用25千克);
2、進入高溫季節前應提高池塘水位,保持良好的水質和水色;
3、南方呈酸性或底質出現污濁的蝦池,在7-10天內潑灑生石灰,每666.7米2,用5-15千克;
4、流行病季節定期(每月2-3次)適量 潑灑漂白粉或其他含氯消毒劑(濃度同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
治療應體內外相結合進行治療。體外全池潑灑含有效 氯25%-30%的漂白粉1毫克/升,如用其他含氯消毒劑,應按有效氯的含量,調整其濃度;體內治療投餵藥餌:
1、慶康靈1號0.1%;
2、呋喃類藥0.1%-0.15%;
3、土黴素 0.2%,氯黴素0.1%;
4、大蒜1%,去皮 搗爛。選擇以上一種藥物與餌料均勻混合製成藥餌,連續投餵5-7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