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狼牙蝦虎魚

紅狼牙蝦虎魚

紅狼牙蝦虎魚是攝食浮游植物。每年2—4月及7—9月產卵2次,當年產幼魚半年後可長到100—110mm。成魚大者達300mm。50—60年代僅珠江口一帶年產量達6000—7000噸,具一定經濟價值。主供鮮食,也可制罐。分布於中國沿海;印度、菲律賓、朝鮮、日本。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紅狼牙蝦虎魚狼牙蝦虎魚

中文名稱:紅狼牙蝦虎魚

俗名:乃魚,紅條,赤九

學名:O.rubicundus

命名者:Hamilton

英文名稱:Redeelgoby

特徵

背鰭Ⅵ-38—41;臀鰭Ⅰ-37—39;胸鰭42—46;腹鰭Ⅰ-5;尾鰭16—17。體長102—207mm:體長為體高11.5—13.7倍,為頭長6.1—7.6倍。頭長為吻長2.9—3.5倍,為眼間隔3.9—5.8倍。體略呈帶狀。頭大,長方形。吻短,前端寬圓。眼極小,退化,埋於皮下。口裂大,前上位,較斜。下頜及頦部向前向上突出。上頜牙尖銳,彎曲,犬牙狀,突出唇外。下頜縫合部後方有犬牙一對。鰓孔中大,鰓蓋上方無凹陷。頭及體被細小退化鱗片。背鰭與臀鰭基部長,均與尾鰭相連。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尖長吸盤。尾鰭長,大於頭長。體淡紅或灰紫色。各鰭黑褐色。暖溫性底層小型魚類。棲息於底質為泥或泥沙、水深2—8m的鹹淡水交匯的河口區或淺海區,偶進入下游的淡水區。喜穴居於200—300mm深的泥層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