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首屆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分為競速排位賽和障礙賽兩個階段,排位賽中,選手完成的時間決定後續障礙賽的發車順序。障礙賽共需經過四種類型障礙,以技巧完美程度和穩定性決出勝負。其中特別安排一個2米左右的障礙物的賽中賽,最完美躍過者可另外獲得一個“紅牛極限跳躍”單項冠軍。該賽事吸引了連續五屆紐西蘭攀爬賽冠軍、紐西蘭車王邁克·塔蘭特(Michael John Tarrant)和機車高處往返跳躍世界吉尼斯紀錄保持者、義大利人盧卡(Luca Cotone)等世界級騎士參加。中國香港選手李挺全、李應忠、潘光榮以及國內摩托攀爬運動第一人耿傑等中國選手將與世界級選手同台競技。 最終,中國車手耿傑和義大利車手盧卡均完美演繹精湛騎術,一分未扣,但盧卡以更短的用時奪冠,耿傑屈居亞軍,紐西蘭車王邁克獲得季軍。此外,盧卡還以3.1米的高度,斬獲“紅牛極限跳躍”的單項冠軍,奪得雙冠王。

舉辦背景

駕駛一輛靚麗酷炫機車行駛在沙漠、荒野,躍過深坑、溝谷,跨過泥濘的山路,通過熟練自如的操控,飛躍在空中做出一系列花式動作;或者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體驗集體炸街的快感……這些不再只出現在電影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專業機車運動,並且已經進化成反世俗、引領高端潮流和時尚的小眾極限運動。

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但作為競技摩託運動的三大項目之一,摩托攀爬運動卻很少為國人知曉。攀爬摩託運動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為測試機車性能和操控性,將機車開到陡坡、土路、台階、沙路,獨木橋等地方試車,車廠更多彰顯自家機車的優越性能,便產生了TRIAL比賽,也就是機車障礙賽。近年來,摩托攀爬運動方興未艾,不僅因為極限運動愛好者越來越多,而摩托攀爬十分挑戰車手的技巧和穩定能力,而且比賽觀賞性和娛樂性十分強,更完美的將體育競技和娛樂文化融合在一起,成為城市堡壘中能夠帶來突破時空想像的一道時尚潮流風景線。

攀爬摩託運動在香港已經形成氣候,但在國內,由於沒有專業攀爬摩托生產商,而進口機車又十分昂貴,所以,相比在高原大川和城市道路馳騁的越野、公路機車運動員和發燒友,專業攀爬摩托的運動員和愛好者鮮有其人。

不過,一場由國內外14名頂尖車手組成的摩托攀爬盛宴即將在北京舉辦。2016年9月10日,首屆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將在北京751公園開幕,屆時將匯聚瘋狂摩托騎士在人工創意的障礙上激情對決,三位摩托界大咖現場解說,知名DJ和摩托寶貝現場逗秀。

摩托攀爬運動開展最為成熟的國家是西班牙,如同鬥牛運動,摩托攀爬賽考驗的是選手的綜合實力,人機合一更能彰顯摩託運動的野性和張揚。在北京751公園改造出的人工障礙場地,作為北京標誌性時尚藝術聚集地,其粗獷而不失前衛的特質和機車文化完美融合。

賽事過程

首屆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激情上演“三國殺”

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2016年9月10日,首屆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在北京751藝術中心開幕,14位中外頂尖機車手聯袂為觀眾獻上了一場機械與藝術完美融合的極致演出。最後的決賽成為了中國、義大利和紐西蘭三國選手的較量,最終,中國車手耿傑和義大利車手盧卡均完美演繹精湛騎術,一分未扣,但盧卡以更短的用時奪冠,耿傑屈居亞軍,紐西蘭車王邁克獲得季軍。此外,盧卡還以3.1米的高度,斬獲“紅牛極限跳躍”的單項冠軍,奪得雙冠王。

差毫釐 中國耿傑屈居亞軍

賽前一小時,在賽場一旁的空地上,摩托馬達聲此起彼伏,全副武裝的車手已開始熱身。急停、跳躍,車身貼滿拉花的攀爬摩托在以黑灰主色調的751藝術中心顯得分外奪目。攀爬摩托賽與公路、越野並稱國際摩托三項,攀爬摩托考驗的絕非競技速度,而是車手們的技巧、平衡力以及膽量。

首屆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分為預賽和決賽兩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設定了競速賽和障礙賽。競速賽為排位賽,兩人一組進行比拼。根據選手的完成時間,決定後續障礙賽的發車順序,消耗時間越少,出場順序越靠後。

下午2點半,預賽正式開始。在排位賽中,義大利冠軍車手、機車高處往返跳躍世界吉尼斯紀錄保持者盧卡和紐西蘭車王邁克獲得前兩名,國內摩托攀爬運動第一人耿傑緊隨其後。障礙賽共設四條賽道,選手們依次挑戰。比賽採取扣分制,腳落地或者車子偏離賽道等都會被扣除相應分數。比賽異常艱難,第一個賽道即有選手不慎摔倒,外套也被劃破,但他經過短暫調整之後,依舊堅持完成了比賽。隨著賽程的深入,比賽難度陡增,但盧卡依舊錶現完美,以零失誤獲得預賽第一,其他選手依比分晉級或淘汰。

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下午6點半,決賽正式拉開戰幕,依據競速賽的排位,林軍、李屈波、韋革華、田帥、邁克、李強、耿傑、盧卡8位晉級決賽的選手依次在障礙賽登場。

相比預賽,決賽的挑戰難度更大,第一條賽道就給車手造成了巨大挑戰,最終,僅有耿傑和盧卡以一分未扣的表現通過,冠軍之爭似乎已經在這兩名選手之間展開。果然,在接下來的三條賽道中,耿傑和盧卡均零失誤,但盧卡用時更少,驚險奪冠。

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賽後,冠軍盧卡表示,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參加比賽,賽道並不像他想得那么簡單,中國的好幾位選手都非常優秀,他很高興能獲得最終冠軍。耿傑說:“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高手雲集,是國內車手向世界級選手學習技術,提升水平的平台,比賽現場也很有國際賽道的感覺 。”耿傑今年30歲,練習攀爬摩托有13年之久,而25歲的盧卡已經從事這項運動15年了。耿傑表示,中國選手相比國外選手在實力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畢竟這項運動是國外傳過來的,國內的起步相對較晚;再者國外的整個發展環境比較好,摩托攀爬運動非常普及,很多人從很小就開始接觸這項運動。

賽中賽 極限跳躍異彩紛呈

本次賽事特別安排了一個“跳躍2米左右的障礙物”的賽中賽,最完美躍過者可獲得“紅牛極限跳躍”的單項冠軍。當高度來到3.1米的時候,場上僅剩盧卡、耿傑和李強三人,最終盧卡技高一籌,將“紅牛極限跳躍”冠軍獎盃收入囊中。

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

在決賽障礙賽的中場休息階段,紅牛簽約車手張京坤為現場觀眾進行了10分鐘的攀爬腳踏車表演,“平地飛人”環節更是博得現場陣陣喝彩。在談到攀爬摩托和攀爬腳踏車的區別時,他表示,攀爬腳踏車是攀爬機車演變過來的,很多攀爬機車手想讓孩子從事這項運動,但機車體積大,且對控制力要求更高,因此攀爬腳踏車應運而生。關注的人越來越多,就逐漸發展成一項運動。兩者有很多共同點,攀爬腳踏車相對來說可能更靈活,客群也更廣泛一些。

教師節 耿傑難忘學藝艱辛

比賽日恰逢教師節,在談到老師這個話題時,耿傑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在他剛剛接觸這項運動時,中國的摩托攀爬運動還處於萌芽期,沒有人教,也無人可問,只能看著那幾張僅有的、珍貴的國外比賽的DVD,摸索著學習。“一個動作看上數百遍,仍會走很多的彎路。後來每當參加比賽,就藉機請教香港車手,再就是在比賽中向外籍車手學習。其實要說老師,那些DVD里的世界冠軍,那些曾經我請教過的香港前輩,都是我的老師。”耿傑表示。

耿傑的微信簽名是“平凡是一種心態,不凡是一種狀態”,如今,已過而立的他內心已趨於平和,但攀爬車手的熱血本能卻讓他始終不甘於平凡,這份不凡體現在賽場上,也彰顯在賽場下。

“我希望現在國內的車手不要再像我以前一樣,為了一個動作走那么多的彎路。讓大家在需要的時候得到必要的技術指導,才能讓這項運動更快、更好地發展。”耿傑說。除了做學生,耿傑也扮演了老師的角色——全國眾多摩托攀爬愛好者的老師,自己學車的艱辛經歷成為了他不斷地舉辦免費培訓班的原因。

獲獎情況

冠軍:盧卡(義大利)

亞軍:耿傑(中國)

季軍邁克(紐西蘭)

“紅牛極限跳躍”單項冠軍:盧卡(義大利)

賽事影響

相信在經過以耿傑為首的這代車手的努力,還有類似紅牛摩托攀爬錦標賽等賽事的助力,中國的攀爬摩託運動能夠爆發出更大的能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