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大腸

紅燒大腸

紅燒大腸,菜名,是以豬大腸為主料,配以蔥、姜、精鹽等輔料製作而成,味道香美、老少皆宜,深受大眾的喜愛與推崇。肥腸,又名豬大腸、豬腸。豬腸是用於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並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根據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

基本信息

配料

製作材料 製作材料

原材料:豬大腸200克、冬茹10克、生薑10克、蔥10克、蒜子10克。

調味料:花生油30克、鹽10克、味素8克、白糖3克、老抽王10克、麻油5克、胡椒粉少許、濕生粉20克、清湯50克

製作方法

1、豬大腸洗淨切條、冬茹切條、生薑切片、蔥切段、蒜子切去二頭。

2、燒鍋下油,放入薑片、蒜子、冬茹、大腸煸炒至水乾。

3、加清湯,調入鹽、味素、白糖、老抽王、胡椒粉至汁濃時,用生粉勾芡,淋入麻油即可

營養價值

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於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症。

適用人群

適宜大腸病變,如痔瘡、便血、脫肛者食用;適宜小便頻多者食用;感冒期間忌食;因其性寒,凡脾虛便溏者亦忌。

食用功效

腸性味甘、微寒,歸大腸經。主治便血,血痢,痔瘡,脫肛。

新鮮的豬腸呈乳白色、略有硬度,有粘液且濕潤,無膿包和傷斑,無變質和異味。如果出現綠色,硬度降低,粘度較大,有腐敗味為質次和腐敗腸。

一般來說年青人多吃一點沒什麼問題,但對於中老年人,則是少吃為好,因為動物內臟含高膽固醇,對於多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