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宮紅場

紅宮紅場

紅宮紅場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人民南路中段,是中國大革命時期,以彭湃同志為首的共產黨人領導海陸豐(今汕尾市)人民建立的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革命活動場所,是汕尾市的革命教育基地。紅宮原為建於明代的海豐學宮,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在這裡召開縣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海豐蘇維埃政府。會場四周和街道牆壁都刷成紅色,會場內用紅布復蓋牆壁,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在此誕生,因此把學宮改稱“紅宮”。

現實意義

紅宮紅場紅宮紅場

現如今的紅宮紅場已經成為汕尾市的革命教育基地,每年海豐縣教育局都會組織學生在此參加各種革命思想教育以及正能量傳播教育、法律知識傳播等。同時這也是海豐縣的紅色旅遊資源,每年都有大量民眾來此參觀。

歷史

紅宮紅場是中國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政權誕生的地方,彭湃同志在這裡掀開了中國革命光輝的一頁。紅宮原為明代學宮。於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29年)海豐知縣鄭源所建,其面積為1850mk。現存建築有靈星門、拱橋泮池、前殿大成殿(又稱"文廟") 和兩廂配殿。兩廂配殿現保存許多革命文物。大成殿是紅宮主體結構。大成殿重檐歇山頂,據記載屋內置五柱斗式梁架,有瓜柱、插枋、雀替等裝飾其上,牆上照大革命時期原樣貼有“打倒軍閥”、“工農兵團結起來”、“蘇維埃政權萬歲”等標語,室內擺著長凳,主席台居上首,上復紅布,都按大革命時期的原貌布置。

1927年在中共東江特委和彭湃同志的領導下,在"八一"南昌起義部隊紅二師的幫助下,海陸豐人民繼4月和9月兩次武裝暴動之後,10月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奪取政權。11月18日至21日在這裡召開海豐全縣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海豐蘇維埃政府,通過了"沒收土地案"等八項政治綱領。大會場四周和街道都粉刷成紅色,會場用紅布復蓋牆壁,代表紅色政權因此把學宮改稱"紅宮"。

紅場原為明代"社倉",清代時稱"東倉",清末倒塌成為草埔。因此當時稱該地為"東倉埔"。占地2.2萬m2。

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在這裡召開縣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成立海豐蘇維埃政府。會場四周和街道牆壁都刷成紅色,會場內用紅布復蓋牆壁,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在此誕生,因此把學宮改稱“紅宮”。 此後,革命政權的許多重要會議都在這裡召開。海豐蘇維埃政權成立後,彭湃同志號召在此地興建紅場大門和司令台。大門門額上浮塑“紅場”二個大字,兩邊浮塑“剷除封建勢力,實行土地革命”的對聯,紅場中央設有傳聲台。12月1日在這裡召開5萬多人參加的大會,慶祝海豐蘇維埃政府成立。1928年1月2日,董朗、顏昌熙等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與葉鏞、袁裕、徐向前等率領的廣州起義部隊在此勝利會師。1986年在紅場中心安放彭湃烈士銅像。紅宮、紅場及保存的革命文物,猶如一篇波瀾壯闊的革命史章,向人們展現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浴血奮戰的光輝事跡,激勵著後人沿著先烈開創的道路奮勇前進。

意義

紅宮、紅場及保存的革命文物,猶如一篇波瀾壯闊的革命史章,向人們展現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浴血奮戰的光輝事跡,激勵著後人沿著先烈開創的道路奮勇前進。紅宮紅場是中國蘇維埃革命在廣東海陸豐革命根據地開展壯大的歷史見證,對於中國紅色革命的發展起鼓舞作用,也對於教育後人進取向上精神的力量之源。

相臨景點

鳳山旅遊區

紅海灣旅遊區

深汕特別合作區

得趣書室

海豐烈士陵園

海豐八景

上川島

彭湃故居

紅宮紅場

蓮花山

待渡山

海岸第一山

玄武山旅遊區

定光寺

觀音嶺

華帝山

鳳山祖廟旅遊區

海豐紅宮紅場舊址

海豐蘇維埃舊址

周恩來居址

南澳半島旅遊區

汕尾港

陸河縣綠色生態走廊旅遊區

陸豐清雲山定光寺

瑞龍莊園

白沙湖農業生態園

陸河上護溫泉

陸河生寶農業園

陸豐金廂灘濱海旅遊區

海豐紅宮紅場

辛亥革命紀念亭

鳳山媽祖石像

汕尾漁家風情館

海陸豐戲曲臉譜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