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軍主力出擊粵東

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於1929年10月~11月出擊粵東地區作戰。1929年秋,國民黨各派軍閥之間的矛盾重新激化。紅軍藉此機向粵東地區國民黨發起進攻,雖然給國民黨軍以一定打擊,但自己也受到了較大的損失。實踐證明出擊粵東的指示不符合當時實際。

1929年10月~11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出擊粵東地區的作戰。
1929年秋,國民黨各派軍閥之間的矛盾重新激化。原粵系軍閥張發奎在湖北宜昌通電反蔣,並率所部第4師經湘西向廣西開進,準備聯合桂系軍閥李宗仁所部。進攻依附蔣介石的粵系軍閥陳濟棠部,奪取廣東。10月13日,紅4軍前敵委員會接到黨中央要紅軍“全部撤到東江游擊,向潮梅發展”的指示,因此決定:留第4縱隊在閩西根據地堅持鬥爭,軍部率第l、第2、第3縱隊開向廣東東江地區作戰。10月19日、20日,紅4軍由上杭、武平出發。在閩粵邊界的右下壩、松源等地,擊破國民黨軍的攔阻,於25日,乘虛占領蕉嶺、梅縣區。26日,三河壩、鬆口之粵軍3個團向梅縣區反撲,紅4軍撤到梅縣區東南的南坑、馬圖山地區待機。31日拂曉,紅4軍再次向梅縣區發起進攻,但粵軍2個團頑固堅守,紅軍屢攻不克,被迫撤出戰鬥。此後,紅4軍前委判斷敵人將向東汀地區增兵,不宜繼續在東江地區作戰,遂決定撤回贛南蘇區。兒月上旬,紅4軍主力回到贛南尋鄔、安遠地區,下旬回到閩西長汀。紅4軍此次出擊粵東,雖然給國民黨軍以一定打擊,但自己也受到了較大的損失,傷亡1000多人。實踐證明。黨中央要紅軍挺進東江,向潮梅發展的指示是不符合當時實際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