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體

約會體

2010年8月19日,成都中心城區一些馬路邊出現特別的女生“約會體”文明勸導公益宣傳牌,一亮相就引起了各界關注。首批投入的“約會體”有51個,由各行各業的10位美女口述自己不喜歡和什麼樣的男生約會來提倡大家講文明。

簡介

約會體約會體

出現在成都街頭的公益廣告共51幅,分10種,投放於成都市中心商業街、街道指示牌和計程車停靠站,以“我叫……,我是一名……,我不跟……的男生約會”為語言格式,勸導市民遠離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損壞公物、赤膊上街等不文明行為。

例句

約會體約會體

“我叫姒妃,我是一名藝人,我不跟損壞公物的男生約會!”

“我叫汪曉笛,我是一名淘寶店主,我不跟赤膊上街的男生約會。”

“我叫鍾美蕙,我是一名護士,我不跟隨地吐痰的男生約會!”

意義

第一,說明成都人肯動腦筋,在提示用語方面不斷改進,這是一件好事,比起“嚴禁橫穿馬路”、“禁止隨地吐痰”、“不準損壞公物”等命令性的硬邦邦的詞句來,無疑是一種進步。
成都市交警部門坦言,“親”字頭微博體是他們的“新嘗試”,意在以親民的方式宣傳文明交通。
第二,顯得親切,具有調侃意味,更容易讓人接受。正如一位市民所說:“這種新穎的方式實在太驚艷了。看到這樣的‘約會體’,誰還會去破壞城市文明?”這對策劃方而言不僅是一種創新,對自身和市民更是一種理念上的變化。
第三,說明成都美女熱心公益和社會文明。這些美女拍攝文明勸導公益宣傳牌或許會遭到一些非議,但她們考慮的不是這些,而是重在勸道不文明行為,既反映出成都美女的形象美和語言美,更體現她們的行為美和心靈美。
第四,說明成都人崇尚文明,厭惡醜陋。微博體和“約會體”可以在成都營造“崇尚文明光榮,不講文明可恥”的社會風氣,幫助人們自覺養成文明習慣,杜絕不文明行為。
建設和諧社會,共建共享文明,成都的做法雖有作秀之嫌,更不盡善盡美,但可以不斷改進和完善,其做法值得參考和借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