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克敦戰役

約克敦戰役

約克敦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法聯軍於1781年 9~10月在約克敦地區進行的圍殲英軍的一次決定性戰役。在此戰中,美法聯軍以傷亡 250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滅英軍7000餘人的巨大戰果,為美國獨立戰爭的最後勝利鋪平了道路。

基本信息

概述

約克敦戰役是美國獨立戰爭後期美法聯軍與英軍於1781年8-10月在約克敦地區進行的一次重要戰役
約克敦戰役的勝利基本結束了美國獨立戰爭。此戰的勝利除了戰爭的正義性,美國人民和軍隊士兵的革命熱情、勇敢精神,以及實行靈活的對外政策以外,軍事上具有重要價值,特別是戰術上的創造性思想,值得研究和借鑑。

抓住戰機,集中用兵

1781年夏,英軍北美洲司令柯林頓率領1.6萬名英軍退守紐約,康沃利斯率領7000餘名英軍撤到維吉尼亞州東部沿海城市約克敦。這兩個點相互孤立,背靠大海,極易受到分割圍殲。
美軍統帥華盛頓意識到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只要法國海軍能掌握制海權,切斷紐約和約克敦之間的海上聯繫,就可以集中力量分而殲之,而紐約城兵力較多,華盛頓決定以一部兵力牽制紐約之敵,集中力量打擊約克敦。8月21日,華盛頓派3000人從北路對柯林頓實施佯攻,另以6000美法聯軍迂迴到紐約南面,發起牽制性攻擊,自己親率美法聯軍強行軍秘密向約克敦進發。
8月30日,法國海軍艦隊到達切薩皮克灣。9月上旬,法國海軍與英軍艦隊展開戰鬥,成功地驅逐了從紐約增援約克敦的19艘英艦,掌握了附近海區的制海權,切斷了約克敦英軍的海上補給線和退路。

步步進逼,四面合圍

9月17日,華盛頓率領的美法聯軍由法軍運輸船接運到達切薩皮克灣,與當地美軍會合。9月28日,在法軍艦隊的配合下,從陸海兩面完成了對約克敦的包圍。美法聯軍1.6萬餘人(其中法軍4個步兵團、1個炮兵營,共7000餘人)分別從三面展開,形成半圓形的包圍圈。英軍處在四面包圍之中,四面受敵。美法聯軍則採用沃邦攻擊法,以構築平行壕和火力襲擊相結合的方式對英軍主陣地步步進逼,逐漸縮小包圍圈。
10月10日,美法聯軍各種火炮同時發射。約克敦上空炮火紛飛,硝煙瀰漫。英軍的工事被攻破,被迫放棄外圍據點,退守內線陣地。美法聯軍在炮火掩護下向前突擊,向前推進,右翼聯軍趁機抵近約克敦。10月14日夜,聯軍沿著一條直通該城的道路,發起攻擊,占領了控制約克敦南面的兩個重要堡壘,打開了通向約克敦的大門。
10月15日,英軍發起反衝擊,結果被迅速打退。10月16日夜,康沃利斯孤注一擲試圖將部隊撤過約克河,也因狂風暴雨受挫。第二天,美法聯軍全部逼近英軍,把他們團團圍住。康沃利斯無可奈何,請求進行投降談判。
10月19日,康沃利斯率領8000餘名紅衫軍走出約克敦。服裝整齊的英軍,在沉默中走過衣衫襤褸的美軍面前一一放下手中的武器,美軍樂隊奏響了《天翻地覆,世界倒轉過來了》的樂曲。
英將康沃利斯的投降,實際上也就是大英帝國的失敗,此後,美國獨立戰爭基本上結束。在這次戰役中,英軍共傷亡482人,8077人投降,聯軍方面共傷亡274人,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國人。

機動靈活,注重創新

此戰從戰術上說,美國軍隊注重創造,採用機動靈活的散兵戰術,這是取得勝利的直接原因。18世紀,歐洲國家的軍隊都還是線形陣勢、橫隊齊射和呆板的步兵橫隊。而美國革命軍在自己的國土上作戰,熟悉情況,機動靈活,採取疏開隊形,人自為戰,單兵瞄準射擊,開散兵戰術之先河。並且同游擊隊配合作戰,巧妙地利用突然性因素,他們或是用奇兵突襲,或是用重兵包圍,尤其是利用夜戰和近戰,取得了各個殲滅的效果。恩格斯曾經指出:“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起義者的隊伍曾經同這種動轉不靈的線式隊形作戰。……他們並不像英國人所希望的那樣,以線式隊形在平地上和他們對抗,而是以行動敏捷的散兵群在隱蔽的森林中襲擊英國人。在這裡,線式隊形是無能為力的,而且被既看不見又不能接近的敵人所擊敗。於是又發明了散兵戰——由於兵士成分的改變而產生的一種新的作戰方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