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工程導論[梁軍、趙勇主編書籍]

《系統工程導論》是2005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軍、趙勇。

基本信息

系統工程導論

所屬類別

教材 >> 本科 >> 本科電氣

作者:梁軍、趙勇 主編

出版日期:2005年3月 書號:7-5025-5783-0

開本:16 裝幀:平膜 版次:1版1次 頁數:264頁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介紹系統工程理論的基本概念、原理與套用。內容上,第1~3章介紹了系統工程的基礎理論與方法論,並指出系統工程與系統科學之間的內在聯繫,進行社會經濟系統及其複雜性分析,培養讀者系統論的思維方法;第4~6章就系統分析、系統仿真、系統建模和系統預測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討論,介紹了多種系統工程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以熟悉實際系統工程問題的解決步驟和技術路線;第7、8章闡述了系統評價、系統決策和系統設計的基本方法。

目錄

1 概述1

11 關於系統1

111 什麼是系統1

112 系統的特徵2

113 系統的分類4

12 系統工程5

121 什麼是系統工程5

122 系統工程解決問題的主要特點6

123 系統工程的研究對象與內容7

124 系統工程主要理論基礎8

13 系統工程的發展歷史8

131 系統工程的產生與發展8

132 系統工程在中國9

133 研究趨勢與展望10

14 系統工程的套用領域11

思考題與習題12

2 系統工程的基礎理論與方法論13

21 系統最最佳化理論13

211 線性規劃13

212 整數規劃17

213 非線性規劃21

214 動態規劃30

215 多目標規劃33

22 控制理論基礎35

221 控制系統的描述形式35

222 系統最優控制36

223 大系統理論38

23 資訊理論基礎41

24 系統工程方法論43

241 霍爾三維結構43

242 切克蘭德“調查學習”模式45

思考題與習題45

3 社會經濟系統及其複雜性47

31 社會經濟系統及其特點47

32 社會經濟系統的因素複雜性48

33 社會經濟系統結構的複雜性49

34 社會經濟系統中的不完全理性51

35 社會經濟系統中選擇的複雜性53

36 社會經濟系統的方法論55

思考題與習題57

4 系統分析58

41 系統分析概述58

411 系統分析的定義58

412 系統分析的意義58

413 系統分析的內容59

414 系統分析的步驟64

415 系統分析的方法66

42 系統目標分析69

421 系統目標分析分類69

422 系統目標的建立70

423 建立目標集的基本原則72

424 目標衝突的協調72

43 系統環境分析73

431 系統環境的概念73

432 環境因素的分類74

433 環境因素的確定與評價76

434 系統環境分析舉例78

44 系統結構分析81

441 系統結構概念81

442 系統要素集分析81

443 系統相關性分析82

444 系統階層性分析82

445 系統整體分析83

446 系統的結構分析舉例84

45 系統層次分析87

451 遞階層次結構88

452 構造判斷矩陣和計算相對權重88

453 一致性檢驗90

454 層次總排序91

455 層次分析法套用92

46 系統分析舉例93

思考題與習題97

5 系統模型與仿真98

51 系統模型98

511 系統模型的定義與特徵98

512 建立系統模型的必要性99

513 系統模型的分類100

514 系統模型的作用101

52 系統建模102

521 對系統模型的要求和建模的原則102

522 系統建模方法與步驟103

53 系統工程研究中常用的主要模型104

531 結構模型104

532 網路模型113

533 狀態空間模型117

54 系統仿真概述119

541 系統仿真的概念119

542 仿真技術的發展121

543 系統仿真分類123

544 系統仿真的基本步驟124

55 連續系統仿真與離散系統仿真126

551 連續系統仿真126

552 離散事件系統仿真136

56 基於相似理論的系統仿真方法概述143

561 相似理論的基本思想143

562 基於相似理論的系統仿真基本概念框架144

563 基於相似理論的系統仿真方法和步驟147

思考題與習題149

6 系統預測151

61 引言151

62 德爾菲定性預測方法152

63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預測153

631 一元線性回歸原理153

632 一元線性回歸預測的精度分析155

633 一元線性回歸預測的步驟156

64 一元非線性回歸分析預測158

641 函式變換線性化方法158

642 多項式變換線性化方法159

643 分段線性化方法160

644 直接非線性回歸分析的方法160

65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預測162

651 多元線性回歸預測的原理162

652 主要計算方法163

653 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167

654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預測精度168

66 多元線性偏回歸分析預測168

661 復共線問題168

662 嶺回歸分析169

663 偏最小二乘回歸分析171

67 時間序列分析模型179

671 平穩時間序列與白噪聲179

672 自回歸滑動平均模型--ARMA模型180

673 ARMA模型的參數估計182

674 ARMA (p, q)模型的階數估計186

675 非平穩時間序列的ARIMA模型187

68 時間序列分析預測187

681 ARMA模型的直接預測方法188

682 ARMA模型的新息預測方法189

思考題與習題190

7 系統設計與評價193

71 系統設計的任務與原則193

72 系統設計的程式與步驟195

721 設計方針和方法的給定195

722 尋求方案的策略195

723 綜合197

724 分析198

73 系統設計中人的因素199

74 系統評價的概念和任務201

741 評價的原則202

742 評價的實施203

75 評價指標體系204

76 常用的綜合評價方法205

761 成本效益法206

762 聚類分析法206

763 層次分析法207

764 專家評價法210

765 模糊綜合評價法212

思考題與習題217

8 系統決策218

81 決策的概念218

811 決策的概念218

812 決策過程218

813 決策問題的分類219

814 決策問題的要素和描述220

82 一般決策問題221

83 風險型決策223

831 決策樹與抽獎223

832 偏好和效用224

833 主觀機率226

834 決策規則226

84 多目標決策228

841 多目標決策問題的要素229

842 非劣解和最佳調和解230

843 有限方案多目標決策231

844 確定權的最小二乘法233

845 加權和法234

846 TOPSIS法235

85 群決策與專家諮詢236

851 群決策概論237

852 專家諮詢239

86 決策中人的行為242

861 有限理性242

862 認識上的偏差243

863 決策的文化差異245

87 決策支持系統246

871 決策支持系統的概念和特點246

872 決策支持系統的基本模式和功能247

873 決策支持系統的組成248

874 決策支持系統的套用和發展249

思考題與習題250

參考文獻25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