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藤根

糯米藤根

糯米藤根是糯米藤的根,呈圓柱形或長圓錐形,稍彎曲,長約7~20cm,直徑0.5~1.5cm。上端多有殘留莖基,有的下部分枝,表面棕黃色或黃褐色,有縱皺紋和橫長皮孔及小支根。

形態特徵

乾燥帶根全草,根粗壯,肉質,圓錐形,有支根;表面淺紅棕色;不易折斷,斷面略粗糙,呈淺棕黃色。莖黃褐色。葉多破碎,暗綠色,粗糙有毛。氣微、味淡。

簡介

糯米藤根糯米藤根

捆仙繩(《天寶本草》),糯米菜(《峨嵋藥植》),糯米草、米漿藤(《貴州民間方藥集》),生扯攏、筲箕藤(《民間常用草藥彙編》),鐵箍蔓草(《貴陽民間藥草》),玄麻根(《四川中藥志》),紅米藤、紅飯藤(《浙江民間常用草藥》),霧水葛、自消散、鐵節草(《廣西中草藥》),小鐵箍、小粘藥、紅頭帶(《雲南中草藥》),紅石薯、豬仔菜、貫線草(《福建中草藥》),土加藤(《雲南中草藥選》)。

來源

為蕁麻科植物糯米糰(蔓苧麻)的帶根全草。

主要價值

性味

甘苦,涼。

①《貴陽民間藥草》:"酸辛,寒,無毒。"

②《四川中藥產》:"性平,味淡,無毒。"

③《福建中草藥》:"甘微苦,涼。"

功用

清熱解毒,健脾,止血。治療瘡,癰腫,瘰癧,痢疾,婦女白帶,小兒疳積,吐血,外傷出血。

①《天寶本草》:"治跌打傷,癢癧,諸瘡癰疽發背。"

②《峨嵋藥植》:"根:搗爛,敷治刀槍傷。"

③《貴州民間方藥檠》:"補虛,催乳。"

④《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增血液,健脾胃,固中養血。燉肉內服治心臟衰弱。"

⑤《四川中藥志》:"健脾補腎。治乳炎及小兒疳積。"

⑥《貴州草藥》:"清熱解毒,健脾消積,止血。治疔瘡,九子瘍,小兒食積脹滿,外傷出血。"

⑦《雲南中草藥》:"接骨生肌,消炎止瀉。治痢疾,痛經。"

⑧《福建中草藥》;"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治吐血,濕熱白帶,對口瘡,跌打腫痛。"

選方

①治濕熱白帶:鮮蔓苧麻全草一至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②治小兒積食脹滿:糯米藤根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③治血管神經性水腫:糯米糰鮮根,加食鹽搗爛外敷局部,四至六小時換藥一次。(《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④治癰瘡膿腫:霧水葛適量搗爛,初起者加食鹽少許調敷;已成膿者加黃糖調敷。(《廣西中草藥》)

⑤治下肢慢性潰瘍:霧水葛、三角泡、桉樹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⑥治對口瘡:鮮蔓苧麻葉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⑦治痢疾,痛經:糯米草二至三錢,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資料來源

1、http://baike.baidu.com/view/945925.htm

2、http://www.51daifu.com/documents/2007/0305/B7AC7F38C6F7FA55H95984.shtml

資料來源

1、http://baike.baidu.com/view/945925.htm

2、http://www.51daifu.com/documents/2007/0305/B7AC7F38C6F7FA55H95984.shtm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