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道[詞語釋義]

糧道[詞語釋義]

詞語:糧道 拼音:liángdào 釋義:1.[path for transporting food] 指軍隊運送軍糧等補給的通路,糧道暢通。2、官名。

詞目

糧道

拼音

liáng dào

出處與詳解

1、運糧的道路。

①《六韜·疾戰》:“敵人圍我,斷我前後,絕我糧道,為之奈何?”

②《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

③《資治通鑑·唐肅宗至德元載》:“ 李光弼 與 史思明 相守四十餘日, 思明 絕 常山糧道。城中乏草,馬食薦藉。”

④《三國演義》第四五回:“我自引一萬馬軍,往 聚鐵山 斷 操 糧道。”

2、官名。明 清 兩代都設督糧道,督運各省漕糧,簡稱“糧道”。

①《明史·職官志四》:“布政司參政、參議分司諸道。督糧道,督冊道,分守道。”

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四回:“他是制台的親戚,自然大家都送錢給他了。有一位 福建 糧道姓 謝 ,便送了他十兩銀子。”

古代官名解釋

督糧道的簡稱。掌督運漕糧。明代置於各省,為布政司左右參政、左右參議分司。清代則在有漕糧之省設定,“掌監察兌糧,督押運艘,而治其政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