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齒鯊

糙齒鯊

糙齒鯊(學名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又稱蒲原氏擬錐齒鯊或鱷鮫,是糙齒鯊科(或稱擬錐齒鯊科)中的唯一一個物種。糙齒鯊是卵胎生的,胚胎會以卵黃及其他卵子為食,每胎約有4頭幼鯊。

基本信息

物種簡介

0
糙齒鯊(學名Pseudocarchariaskamoharai),又稱蒲原氏擬錐齒鯊或鱷鮫,是糙齒鯊科(或稱擬錐齒鯊科)中的唯一一個物種。它們可以生長至超過1米長。主要以小型魚類、烏賊及蝦類為食。據牙列分析表明,糙齒鯊最近的親源是長尾鯊

分布及棲息地

全球分布圖(藍色)全球分布圖(藍色)
分布於全球各熱帶亞熱帶的海域,平時棲息在590米深的海里。糙齒鯊是生活在海洋的鯊魚,一般在離岸的區域出沒,偶爾會在淺海附近出現。

解剖及外觀

糙齒鯊是中等身形及呈錠子狀的鯊魚,有很大的眼睛但沒有瞬膜(保護第三眼瞼),鰓裂長至背部,牙齒呈針狀,尾巴上有細少的龍骨及尾前小窩。背鰭低及細少,第二背鰭比第一背鰭少一半,但較臀鰭大。胸鰭闊及圓。身體背部呈淺或深灰色,腹部較淺色。鰭有白邊,身體上有時有細少的白點,口部及鰭裂之間有大白點。糙齒鯊長到一英尺,最大長度為1.1米(大多數人是1米(3英尺)長,體重4-6公斤(9-13磅)。

飲食

糙齒鯊是以遠洋的硬骨魚、魷魚及蝦為食物。

行為

糙齒鯊的行為不明,但相信可以游得很快,可能能夠跳出水面。它們是遠洋的鯊魚。它們有大的眼睛,估計是夜間活動或在深海覓食

生殖

0
糙齒鯊是卵胎生的,胚胎會以卵黃及其他卵子為食,每胎約有4頭幼鯊。懷孕周期未知,但相信會很長。胚胎有3-4厘米(1.2-1.6英寸)長的卵黃囊,一旦卵黃囊被完全吸收便成為oophagous:母鯊生產包含大量薄壁2-9卵,然後被胎兒所消耗。胚胎的腹部成為擴張與攝入蛋黃的材料,它可以彌補胚胎總重量的四分之一。目前還不清楚兩個糙齒鯊胎兒是怎樣共享一個子宮的,而其他一些鯖鯊沙虎鯊,每個子宮只有一個胎兒存活。幼仔出生時約40厘米(16英寸)長,達到成熟期時雌性約74-110厘米(29-43英寸),雄性約89-102厘米(35-40英寸)。

意義

由於其體積小,無切割齒,和海洋棲息的習性,糙齒鯊被認為是對人類無危險的動物。然而,它有一個強大的咬,這必須謹慎。本種是被各種遠洋延繩釣漁業當作鮪魚劍魚誤捕一種常見魚類。糙齒鯊的魚肝油是具有潛在價值的。糙齒鯊沒有明確的種群數量資料數,但其低繁殖率導致了它獲得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評估,成為近危海洋動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