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梨

糖梨

糖梨,水果的名稱,一種栽培的梨,以其甜味著稱。又叫文光果、刺檳榔果、木梨子、繅絲花。花冠淡紅色,直徑約4.5厘米,薔薇果扁球形,熟後黃色,直徑3-4厘米。分布於江蘇、湖北、廣東、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區生於山坡、路旁、村邊及灌叢中。糖梨以其甜味著稱,性味酸、澀、平。成熟的果實富含糖、維生素、胡蘿蔔素、有機酸微量元素。果實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用梨加蜂蜜熬制而成的梨膏糖聞名中外,對患肺熱久咳症的病人有明顯療效。但梨性偏寒,不宜多吃。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約2.5米,莖直立或上部披散,多分枝,稍呈折曲狀,上有成對的皮刺。單數羽狀複葉互生,葉柄、葉軸及小葉中脈疏生小刺;小葉7-15片,橢圓形至橢圓狀矩圓形,長1-2厘米刺梨子,寬0.5-1厘米,先端鈍,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細鋸齒,無毛,小葉近無柄。初夏開花,花1-2朵生短枝上,花梗長約7毫米,花托杯狀,具刺;花萼裂片常再羽裂,先端尾狀,具刺;花冠淡紅色,直徑約4.5厘米,花瓣5,寬倒卵形;雄蕊多數。薔薇果扁球形,熟後黃色,直徑3-4厘米,外面密生皮刺,具宿存片。

地理分布

分布於江蘇、湖北、廣東、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區生於山坡、路旁、村邊及灌叢中。

藥用價值

【來源】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刺梨RosaroxburghiiTratt.,以根及果入藥。夏季采果,秋季挖根,曬乾或鮮用。【性味歸經】酸、澀,平。
糖梨糖梨
祖國醫學認為梨性寒、味甘、微酸,入肺、胃經,有生津、潤燥、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用,可用於熱病津傷、消渴、熱痰咳嗽、便秘等症的治療。

梨果:解暑,消食。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適用於熱病傷津煩渴、消渴症、熱咳、痰熱驚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腫痛、消化不良。治維生素C缺乏症,並用於作防癌抗衰老藥。

梨果皮: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滋腎、補陰功效。

根、枝葉、花:可以潤肺、消痰、清熱、解毒。食積腹脹,痢疾,腸炎,自汗盜汗,遺精,白帶,月經過多,痔瘡出血。 

梨籽:含有木質素,是一種不可溶纖維,能在腸子中溶解,形成像膠質的薄膜,能在腸子中與膽固醇結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預防婦女骨質疏鬆症。硼充足時,記憶力、注意力、心智敏銳度會提高。

用法用量

根0.5~2兩。果3~5個。刺梨子的藥用價值很高,其花、葉果、籽可入藥,有健胃、消食、滋補,止瀉的功效。特別是刺梨富含超氧化物岐化酶(簡稱SOD),SOD是國際公認具有抗衰、防癌作用的活性物質,還具有抗病毒、抗輻射的作用,在心血管、消化系統和各種腫瘤疾病防治方面,套用十分廣泛。刺梨的果實同時也是加工保健食品的上等原料,成熟的刺梨肉質肥厚、味酸甜、果實富含糖、維生素、胡蘿蔔素、有機酸和20多種胺基酸、10餘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以及過氧化物歧化酶。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極高,是當前水果中最高的,每100克鮮果中含量841.58~3541.13毫克,是柑橘的50倍,獼猴桃的10倍,具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

食用方法

生食民間對其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腑之陰”的說法。因此,生吃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現的咽喉乾、癢、痛、音啞,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狀。

榨汁

將梨榨成梨汁,或加澎大海、冬瓜子、冰糖少許,煮飲,對天氣亢燥、體質火旺、喉炎乾澀、聲音不揚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

冰糖蒸梨冰糖蒸梨是我國傳統的食療補品。可以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嗓子具有良好的潤澤保護作用。梨因含配糖體及鞣酸等成分,故對肺結核亦有療效。生梨加蜂蜜熬制的“梨膏糖”,對患肺熱久咳病者最為相宜。冰糖燉梨,不僅可祛痰熱,療哮喘,滋陰潤肺,而且對嗓子卓有養護作用,歌唱家和廣播員宜常服之。

梨膏糖聞名中外,它是用梨加蜂蜜熬制而成,對患肺熱久咳症的病人有明顯療效。 

注意事項

梨性偏寒助濕,多吃會傷脾胃,故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

梨含果酸較多,胃酸多者,不可多食;

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睡前少吃梨;

血虛、畏寒、腹瀉、手腳發涼的患者不可多吃梨,並且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濕寒症狀加重;

梨含有糖量高,糖尿病者當慎;

梨含果酸多,不宜與鹼性藥同用,如氨茶鹼、小蘇打等。梨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

用以止咳化痰者,不宜選擇含糖量太高的甜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