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糕點票

糖果糕點票

糖果糕點票,是我國計畫經濟時期遺留產物,曾廣泛套用於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

票證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題材廣泛,印製精美,種類繁多,對於經歷過票證時代的人來說,則是記憶中永不褪色的一頁。其中糕點票則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品種。糕點票在當時主要是用來憑票購買糕點如月餅等食品的,這可是難得的奢侈品,許多人覺得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就是月餅了。
1960年8月起,北京市飲食業實行憑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製品、蔬菜實行限量供應,還增發了補助豆票、糕點票、餅乾票等,每人每月憑票供應半市斤。
1961年,烏魯木齊市糧食局還發行了一套月份糕點票,每月兩枚,由於這兩枚票不是同一次印刷,故設計風格,甚至連印章都不一樣。更令人驚奇的是兩枚票的面額一枚為“500克”,另一枚為“200公分”,這大概是全國惟一的“公分”糕點票。
華僑票證也是在這個時期開始發行的,當然也附帶有糕點票。天津市單獨發有“華僑高級糕點票”。湖北省華僑專用高級糕點票,每季度一次,全套4枚,面額分別為0.1、0.2、0.5、1斤,先後發行了20餘種。
1972年,瀋陽市發行了糕點飲食業專用糧票,這是類似於團體性質的糧票,全套4枚,面額分別為50、100、500、1000斤。
糕點票的走俏緣於糧票收藏的熱潮,與糧票一樣,糕點票也是糧食部門發放的。在不久前的常德糧交會上,一些奇特的生活票證剛一露面,就一搶而空,幾枚北京的六十年代的兒童糕點票,要價達幾十元,甚至上百元,要價也不容商量卻也熱銷。上世紀60年代利川縣糧食科的節日糕點票(4全)每套15元,1963年的萍鄉糧食局春節糕點票(2全)每套25元,1963年秦皇島市糕點票每枚15元,東台1962年糕點票、1963年昆明市糕點票(10—12月)、1963年屯溪市糕點票(春節)、1960年旅大市菸酒糖業糕點公司糕點供應證因是困難時期的糕點票,留存下實屬不易,可謂鳳毛麟角,同樣十分難得。就連北京的警察博物館也有一件藏品:一本厚厚的票證樣本,每一頁都貼滿了各種票證——糧票、面票、油票豆票等達19種,合計839張,當然糕點票也名列其中,警察博物館把它當做了最有趣的藏品。北京蔡先生的糕點票專題在藏界頗有知名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