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丸

糊丸

糊丸是藥材細粉用米糊或麵糊為賦形劑製成的小丸劑。大小均勻,色澤一致,表面光滑。糊丸歷史悠久,始見於漢代《傷 寒論》方中,在宋代廣泛使用、糊九乾燥後質較堅硬,在胃內崩解遲緩,可使藥物緩緩釋放,延長藥效,又能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由於所用的糊粉和制糊的方法不同,製成的糊,其粘合力和臨床治療作用也不同,故糊丸也有一定的靈活性,能適應各種處方的特性,充分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糊丸外觀應大小均勻,色澤一致,表面光滑,無破裂碎丸。糊丸許多性質近似水丸,但更易蟲蛀,有較易泛油,散氣。

基本信息

名詞解釋

糊丸歷史悠久,始見於漢代《傷 寒論》方中,在宋代廣泛使用、糊九乾燥後質較堅硬,在胃內崩解遲緩,可使藥物緩緩釋放,延長藥效,又能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歷史記載

《湯液本草·用丸散藥例》說:“其丸……稠麵糊,取其遲化”。所以一般含有劇毒或刺激性較強的(巴豆、馬錢子、生半夏、木鱉子、丹藥……等)藥物的處方,多製成糊丸,取其遲化的噙化丸和磨汁用的丸藥也作糊丸。由於所用的糊粉和制糊的方法不同,製成的糊,其粘合力和臨床治療作用也不同,故糊丸也有一定的靈活性,能適應各種處方的特性,充分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但若糊粉選用不當,製備技術低劣,所製成的丸劑常常出現崩解度不合格和霉敗現象。

糊丸製法

(1)塑製法製備

①保持丸塊滋潤,以免丸塊硬化,致使表面粗糙甚至出現裂縫;

②藥粉與糊粉以3:1為宜。

(2)泛製法製備

①以稀糊為黏合劑泛丸,起模時先用水起模;

②以稀糊泛丸,其糊粉用量一般約為塑製法用量的25%~50%;

③多餘的糊粉炒熟拌入藥粉中;

④通風處陰乾或低溫烘乾,切忌高溫烘烤和曝曬。

成品性狀

糊丸外觀應大小均勻,色澤一致,表面光滑,無破裂碎丸。

貯藏養護

糊丸許多性質近似水丸,但更易蟲蛀,有較易泛油,散氣。除另有規定外,糊丸應密封貯存,注意防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