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優589

粵優589,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選育,屬感溫型三系雜交稻組合。早造全生育期116-132天,平均畝產532.33公斤,適宜海南省各市縣作早、晚稻種植,沿海地區晚造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基本信息

作物種類: 稻
品種名稱: 粵優589
審定(登記)編號: 瓊審稻2009020
審定(登記)年份: 2009
審定(登記)單位: 海南
選(引)育單位(人):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品種來源: 粵泰A×RT589
是否轉基因: 否

特徵特性:

屬感溫型三系雜交稻組合。早造全生育期116-132天,比II優128(CK)早熟約3天。主要農藝性狀:植株較矮,株型中集,分櫱力較弱,穗小籽粒大,結實率高。每畝有效穗數約18.98萬,平均株高95.6cm,平均穗長19.2cm,每穗總粒數115.6粒,結實率84.4%,千粒重28.0克,後期熟色尚可,米質一般。人工接種鑑定高抗苗瘟,中感白葉枯;田間種植穗頸瘟、白葉枯抗性優於II優128(CK)。
產量表現: 2008年早造首次參加我省區試,平均畝產532.33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0.89%,未達顯著水平,日產量3.77公斤。2009年早造複試,平均畝產524.33公斤,比II優128(CK)增產4.57%,達極顯著水平,日產量4.21公斤。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29.04公斤, 分別比II優128(CK1)和特優128(CK2)增產6.12%和15.88%。

栽培技術要點:

1、稀播培育帶1-2分櫱的壯秧苗。大田用種1.5kg/畝,早造秧齡要控制在25天以內。
2、合理密植插植規格5×6寸,每穴2苗。
3、大田底肥要足,追肥要早,N、P、K搭配比例為1:0.6:1.1,中後期不要偏施氮肥。
4、及時防治病蟲害,抽穗期注意防治稻曲病和螟蟲。
適宜種植區域: 適宜海南省各市縣作早、晚稻種植,沿海地區晚造種植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