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龍南

看龍南

龍南縣是江西省贛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江西省最南端,東鄰定南,南接廣東和平、連平,西界全南,北毗信豐。位於江西省最南端,南毗鄰廣東和平、連平縣。縣境東西最大距離6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5.5千米。105國道、大廣高速、贛粵高速、京九鐵路貫穿南北,已成為政治、地理、交通優勢極為突出的江西省全方位開放的南大門。龍南微博(又名:看龍南)是龍南縣最大的生活消費為主的便民網路媒體,正式成立於2013年06月01日,由龍南微博傳媒工作室成立,目前正處於成長壯大階段。努力打造成龍南地區深具影響力的網路生活社區。看龍南微博緊隨龍南日新月異的發展步伐,立足龍南,服務龍南,展示龍南風采,助力龍南經濟文化建設,弘揚孝道昌隆、德澤天下的人文精神。

基本信息

微博發展

春秋時期,龍南地屬吳。
周元王三年(前473)冬十月,越滅吳,龍南地屬越。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楚滅越,龍南地屬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分全國為36郡,龍南地屬南縣,隸九江郡。
西漢高帝四年(前203),改九江郡為淮南國。六年,析淮南國置豫章郡,領18縣。龍南地屬南縣,隸屬章郡。
新莽改豫章群名九江郡。龍南地屬南縣,隸九江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復改九江郡名豫章郡。龍南地屬南縣,隸豫章郡。
獻帝興平二年(195),析豫章地置廬陵郡。龍南地屬南縣,隸廬陵郡。
三國吳孫權嘉禾五年(236),分廬陵郡地置廬陵南部都尉,析南縣置南安縣,縣治在今南康。龍南地屬南安縣,隸廬陵南部都尉。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改廬陵南部都尉名南康郡,改南安縣名南康縣。龍南地屬地康縣,隸南康郡。
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改南康郡為南康國。龍南地屬南康縣,隸南康國。
齊武帝永明元年(483),南康國復名南康郡。龍南地屬南康縣,隸南康郡。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改南康郡為虔州。龍南地屬南康縣,隸虔州。
煬帝大業元年(605),虔州復名南康郡。龍南地屬南康縣,錄南康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復改南康郡為虔州。龍南地屬南康縣,隸虔州。
高宗永淳元年(682)析南康東南地置南安縣。龍南地屬南安縣,隸虔州。
玄宗天寶元年(742),復改虔州為南康郡,改南安縣為信豐縣,析信豐縣地置百丈,不久升百丈,名丈鎮,不久又改百丈鎮稱虔南鎮。時龍南即虔南鎮,地屬信豐縣,隸南康郡。
肅宗乾元元年(758),南康郡復名虔州。時龍南即虔南鎮,地屬信豐縣,隸虔州。
後梁貞明四年(918),吳楊隆演改虔南鎮為虔南場。時龍南即虔南場,地屬信豐縣,隸虔州。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以信豐虔南場置龍南縣,隸虔州。因縣治在龍頭山(一說百丈龍潭),又一說“百丈龍灘”之南,取名龍南。
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升龍南為中縣。
宣和三年(1121)改龍南縣名虔南縣。
紹興二十三年(1153)改虔州為贛州;又改虔南縣為龍南縣,隸贛州。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並龍南入信豐縣,隸贛州。
成宗元貞二年(1296)改贛州為路。時龍南地屬信豐縣,隸贛州路。
至大二年(1309)復置龍南為縣,隸贛州路。
明太祖吳二年己已(1365),常遇春攻贛州,改贛州路為府。龍南縣隸贛州府。
隆慶三年(1569)割龍南縣高砂、下歷、橫江3堡地並安遠、信豐縣割地共建定南縣。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割龍南大龍、新興2堡地並信豐縣割地建虔南廳。
民國元年冬,廢府及直州,龍南縣錄江西省政府。
民國3年劃全省為4道,龍南縣屬贛南道。
民國15年廢道,龍南縣復隸江西省政府。
民國21年劃全省為13個行政區。第十三行政區轄龍南、虔南、定南、安遠、尋鄔5縣,駐龍南。
民國22年第十三行政區與第十一行政區合併,改名贛南政務專區,專員公署先設大庾後遷贛州,龍南縣屬之。
民國23年春,改贛南政務專區為第九行政區,龍南縣屬之。
民國24年,縮改全省為8個行政區;第四行政區轄11個縣,治所贛州。龍南縣屬第四行政區直至1949年解放前夕。
1949年8月19日龍南解放,隸贛州分區督察專員公署。9月,改屬贛西南行政公署贛州分區。
1950年9月撤銷贛西南行政公署,龍南縣改屬贛西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1年6月撤銷贛西南人民行政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南行政公署。
1954年6月撤銷贛州專員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南行政公署。
1964年5月撤銷贛南行政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州專員公署。
1968年2月撤銷贛州專員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州專區革命委員會。
1971年2月撤銷贛州專區革命委員會,龍南縣改屬贛州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7月撤銷贛州地區革命委員會,龍南縣改屬贛州地區行政公署至今。
看龍南微博緊隨龍南日新月異的發展步伐,立足龍南,服務龍南,展示龍南風采,助力龍南經濟文化建設,弘揚孝道昌隆、德澤天下的人文精神。匯集龍南生活、房產、美食、婚嫁、家居、汽車、招聘求職等最新資訊,為龍南商家搭建產品、服務展示,發布搜求商機互動平台,為龍南民眾和打工創業遊子打造了解縣情縣策、表達呼聲、交流生活感受的溫馨網路社區。看龍南隨著看龍南微博的發展,我們擁有了更加龐大的會員群體、更加強而有力的技術後盾、更加專業豐富的分類內容,更加成熟的網站運營經驗,更多備受讚譽的影響事件。龍南論壇"關愛、分享、互助、交流"的網路精神影響著龍南年輕一代的網民。

行政區劃

龍南縣下轄龍南鎮、武當鎮、楊村鎮、汶龍鎮、程龍鎮、關西鎮、里仁鎮、渡江鎮8鎮,5鄉桃江鄉、東江鄉、臨塘鄉、南亨鄉、夾湖鄉,以及安基山林場、九連山林場2個林場,2個管委會。共有11個居委會、94個村委會。
龍南縣素有“江西南大門”之稱,為贛南次中心城市。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建縣以來,已有千餘年歷史。全縣國土面積1640.55平方公里,總人口31萬,少數民族畲族人口600多人。

地理位置

龍南日照充足,溫暖多雨,氣候宜人,自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建縣以來,已有千餘年歷史,是閩、粵及海外客商人的原居地。全縣土地面積1641平方公里,總人口30萬人,其中城區人口10萬人,轄17個鄉(鎮、場、管委會)。這裡山川秀麗,特產富饒,不僅有石峰連綿的小武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連山、九曲十八灘的龍頭瀑布,以及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關西圍、燕翼圍等360多座客家圍屋群和可為君洗盡纖塵的湯湖溫泉等旅遊資源,而且還有稀土、鎢、煤、石灰石、大理石、膨潤土和鐵礦等40多種礦產資源,其中離子型重稀土的儲量占世界淋積型重稀土儲量的70%,質量居世界之首,被譽為“重稀土之鄉”。同時,野生動植物資源繁多,珍稀動植有紅豆杉、銀杏、觀光木、雲豹、水鹿等,是國內乃至世界著名的珍稀物種基因庫;目前,全縣活立木苔積量達600萬立方米;可供開發利用的水能蘊藏量達10.4萬千瓦。龍南區位及交通條件非常優越,縱貫南北的105國道一級公路、橫跨東西的京九鐵路與穿境而過的贛粵高速公路編織而成的交通網,使龍南成為江西南部名符其實的交通樞紐,是陸路進入澳港最快捷的通道。新批准設立的南昌海關龍南辦事處,管轄區域為信豐、安遠、尋烏、龍南、定南、全南等6個縣。方便了外資企業就近辦理報關、貨物查驗封關等手續,提供了便捷的進出口貿易通道。
龍南縣縣境處於中緯度偏南區,屬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溫暖多雨,氣候宜人。境內資源豐富,物產豐饒。已探明的礦產資源達40多種,主要有稀土、鎢、煤、石灰石、大理石、膨潤土、礦泉水和鐵等,其中離子型重稀土的儲量和質量居世界之首,被譽為“重稀土之鄉”。野生動植物資源繁多,珍稀動植物有紅豆杉、銀杏。觀光木。雲豹、水腐等;淡水魚有80多種,其中龍頭魚歷史上曾為貢品。地熱資源有5處之多,水溫達50—80℃;全縣活立木蓄積量達600萬立方米;可供開發利用的水能蘊藏量達10.4萬千瓦。交通、電信事業飛速發展,縱貫南北的105國道和橫跨東西的京九鐵路覆蓋了全縣60%的鄉鎮,已開通的贛粵高速公路,也通過龍南境內,使龍南成為江西陸路進入粵、港、澳最便捷的通道。全縣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通過程控電話、數字行動電話、電報傳真能快速便捷與國內外聯繫。

自然氣候

龍南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暖,四季分明,雨水豐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為18.9℃,無霜期286天,全年日照時數1782.8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1509.7毫米。
古為南野地,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置龍南縣。據《龍南縣誌》:因縣境北有龍頭山,縣城在山之南,故名。另據《郡縣釋名》:以縣位居百丈龍潭之南,定名龍南。

微博服務

首先看龍南微博是將用戶體驗、娛樂與服務放在最前。也就是說永遠是把用戶放在最前面,尊重用戶。對任何不付責任的廣告、商家、企業等拒絕合作。通過與用戶建立一個互信友好的關係下再通過這個網路運營平台(包括品牌、基建、技術、市場等運營因素)更好的服務於商家、企業。
龍南縣氣候溫和、四季宜人。境內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主要旅遊名勝風景區有位於贛粵邊界105國道線上的南武當山。旅遊業迅速崛起,小武當山風景區、龍頭灘風景區、九連山原始森林、湯湖溫泉、玉石仙岩旅遊度假區、客家圍屋等自然人文景觀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1998年共接待縣外遊客10.2萬人次,旅遊收入6000萬元,旅遊業逐步成為龍南最具活力的支柱產業之一。主要旅遊名勝風景區有位於贛粵邊界、105國道線上的武當山,是省級風景名勝區;有造型奇特、功能齊備、建築精巧的客家圍屋:有保存著豐富的亞熱帶低海拔特色珍稀動植物種的九連山原始森林;有歷代名人手書岩刻藝術寶庫之一的玉石仙岩;有堪稱“小三峽”的龍頭灘,氣勢磅礴的龍頭瀑布群;有可健身療養的湯湖溫泉山莊。

詩畫山水

境內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十分豐富。位於贛粵邊界105國道旁的龍南南武當山(又名小武當山),是典型的丹霞風光和佛教文化融為一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為13.5平方公里。99座石峰構成“武當勝地”、“疊翠霞谷”、“南海行轅”三大區域,八大主景,五十四處景物景觀,沿105國道徐徐展現,如十里畫廊。山上有兩付楹聯堪稱佳品,其一鐫刻于山門兩側石柱,聯曰:“武將文臣皆下馬,當天奏帝且停車”。其二鐫刻于山上寺廟門兩側,聯曰:“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當仁何必讓仁,仁心仁德仁為宗”。聯首均嵌“武當”兩字。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連山生態旅遊區,位於小武當山風景區西南側約30公里處,距縣城70多公里,總面積21300公頃。區內保存了豐富的亞熱帶低海撥特色的珍稀動植物物種,既有與恐龍同時代的粗齒桫欏和被稱作為活化石的銀杏,又有白堊紀殘遺植物南方紅豆杉和竹柏;既有“林海仙子”白鷳和“森林衛士”鹰鵰,又有金貓、雲豹、穿山甲和蘇門羚,共有高等植物2796種、鳥類226種、森林昆蟲1404種、陽光燦爛充足、森林景觀豐富多樣見長,是全國重點觀鳥區之一,江西省唯一加入中國生物圈的自然保護區。
龍頭灘瀑布風景區距縣城7公里,沿桃江漂行40分鐘,歷九曲十八險灘,看青山綠水、白沙黃鴨,穿竹林曲徑,仰觀五級飛瀑自天際跌瀉而下,訇訇然如天地神曲,俯視龍潭一泓碧水深不可測,《郡縣釋名》中記載:龍南“以縣在百丈龍潭之南,故名”。
距縣城15公里的程龍鎮楊梅千年古樹群,蔭翳如蓋,遮天蔽日,“喜鵲崖”、“羅漢石”、“酒瓮石”若隱若現散落於梅林中,倒映在一彎桃水裡,栩栩如生,猶如仙境。
湯湖溫泉,位於城南17公里處的105國道旁。泉群在東坑小河中湧現,出露面積達200多㎡,可見60多個冒氣水眼,自然排水量達600多m3/d,出水口最高水溫可達73℃。泉水中富含鋰、鍶、氟、偏矽酸、氡等,用途廣泛,既具飲用有益健康延年益壽的特殊優越性,又有醫療、洗浴、健身等功能。

古韻龍南

客家圍屋,是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築形式,它集家、祠、堡於一體。龍南的圍屋建築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風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屬世界之最。這些圍屋仿佛一部客家人遷徙、奮鬥的厚重史書,讓人去撿拾客家民系的歲月殘片,領略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研究客家民系社會史和文化史極其寶貴的物證。龍南現有376座圍屋遍布全縣,而關西新圍、楊村燕翼圍、烏石圍等,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和“建築教科書”。烏石圍是CCTV《直播中國》、《外國人看中國》節目演播現場。關西新圍和燕翼圍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被譽為“洞裡乾坤”的玉石仙岩風景區,位於城北3公里處的桃江東岸。洞裡石鐘、石乳、石筍等千姿百態,琳琅滿目,“洞壑天成,優幽勝境”;明朝都御史王陽明等歷代文人墨客在此聯袂和韻,鐫刻立志,留下親書石刻43方之多,堪稱江南石刻之寶庫,不僅書法薈萃,且對歷史研究有重大價值。
楊村太平橋,是典型的廊橋結構,兩孔三墩、四拱雙層重疊組合石拱橋,上層有四通涼亭,亭頂四周三耙飛檐相襯,橋跨兩岸,宛如長虹,氣勢磅礴,蔚為壯觀,被《世界橋樑大觀》收錄。太平廊橋乃王陽明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後因風水等原因,於清嘉慶至道光年間推倒重建。
還有關帝廟、盤古廟、文塔、象蓮唐代古窯址、木節形地古墓、關西新石器時代遺址、蛇子嵊古驛道等名勝古蹟遍布全縣。

客家風情

龍南,屬典型的純客家縣。龍南的人民,歷來勤勞智慧,厚道樸實,熱情好客,與人為本,與善為德,民風純樸,在四時八節、民間喜慶及日常生活中,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了中原唐宋時期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和語言特色,弘揚了客家精神,秉承了客家文化,展現了客家風貌。龍南山歌“過山溜”音調高亢激越,節奏明快自由,採茶歌舞詼諧活潑;龍南人崇古敬祖,講究長幼有序;“釀豆腐”、“捶魚絲”、“小炒魚”等客家美食讓人唇齒留香,永難忘懷。
依託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該縣著力創建楊村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區核心區(楊村鎮)[國家文化生態保護區],通過舉辦三屆中國(龍南)客家圍屋文化旅遊節,不斷提高龍南客家生態旅遊的知名度。推出了多條客家圍屋旅遊和客家生態旅遊等精品線路,增加了客家山歌、地方採茶戲、過山溜、客家婚俗、香火龍、舞龍燈獅等客家文化風情和黃沙畲族風情特色演出,加大了農副土特產品以及手工藝品等旅遊紀念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力度,使得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配套的旅遊鏈條延長,遊客消費積極性大大提高。另外,該縣以綠色生態為特色,不斷完善景區的基礎設施,啟動了九連山旅遊公路、關西至定南旅遊公路以及縣城通往龍頭灘瀑布景區道路建設,關西圍和漁仔潭圍分別被評為國家4A級和3A級景區。

群體分析

◆地域:江西省內用戶占90%,國內用戶占7%,國外用戶占3%,客群本地化明顯。
◆性別:看龍南微博男性用戶為60%,女性用戶為40%
◆年齡:看龍南微博90%的用戶年齡在18-35歲之間,客群趨於年輕化。
◆教育程度分析:主要用戶群體集中在大學生、上班族和公務員等,高中及以下學歷為15%,大專、本科學歷占80%,本科以上為5%,客群的教育層次比較高。

服務理念

"關愛"以網路的名義走得更遠

現實中可能相距遙遠,這裡我們很近。因為有了網路,熱心、善良的網友們才能把愛心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看龍南微博是這樣的一個平台,在互相不能見面的世界裡,我們從陌生變得親密,我們對社會、對生活、對弱勢群體的關愛,讓我們從此不再是毫不相關的人,我們情同手足、親如兄弟。

一樣的城市駐地"分享"百樣的生活風情

我們呼吸同一個城市的空氣,聆聽同一個城市的脈搏,我們卻有著各自或快樂、或悲傷、或動人的生活。在看龍南微博里我們提供這樣的一個空間,我們為生活鎖碎而滔滔不絕、我們為不良風氣筆誅討伐、我們為動人時刻熱淚盈眶。百樣的生活瞬間,都是人生航線中的一朵浪花,我們在為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加油喝彩。

插上網路"互助"的翅膀飛躍孤獨

在看龍南微博上,沒有人是孤獨的。看龍南微博是這樣的一個團體,在問題疊著問題的生活里,我們號召網友同心協力共渡難關。互助之手在龍南上得到了網友的力量和祝福,我們為孤寡老人、弱勢兒童、殘障群體、以及全國各地急需幫助的人士創造了一個溫暖的網路世界。

"交流"呈現ID背後鮮活的靈魂

網路的交流因為鮮活的表情變得貼近生活,而看龍南微博的交流因為貼近生活而變得鮮活。看龍南微博不斷增長的ID用戶和愈發龐大的訪問IP,在每一個代表了虛擬的數字和暱稱的背後,都有一個鮮活的人生在上演。看龍南微博是這樣一個環境,我們吐出了自己的困惑或是成就,得到了互不相識的朋友的意見或祝福。我們因為靠的很近,相互滿足、互換幸福。

交通

龍南區位及交通條件非常優越,縱貫南北的105國道一級公路、橫跨東西的京九鐵路與穿境而過的贛粵高速公路,2009年開工建設的大廣高速龍南至楊村段編織而成的交通網,使龍南成為江西南部名符其實的交通樞紐,是陸路進入澳港最快捷的通道。新批准設立的南昌海關龍南辦事處,管轄區域為信豐、安遠、尋烏、龍南、定南、全南等6個縣。方便了外資企業就近辦理報關、貨物查驗封關等手續,提供了便捷的進出口貿易通道。

美食

龍南珍珠湯
製作珍珠湯並非易事。首先,將薯粉用開水沖成團狀;其次,把成團的薯粉放入圓底鍋中攤開(不燒火),用手順時針將薯團輕壓在鍋上不停地鏇轉,使薯團慢慢分解成為像珍珠一樣的顆粒,人們稱為“珍珠米”;然後,用米篩過濾出均勻的珍珠米,接下來,就要進行烹調了。先在鍋中放一勺水,待水煮沸以後,將珍珠米逐步分批撒入鍋中。當珍珠米全部漂浮在水面上時,用漏勺撈起,再重新燒一鍋開水,放入珍珠米,加入油、鹽、荸薺、蔥等調料,珍珠湯便烹調而成了。煮好的珍珠湯熱氣騰騰,幽香襲人。吃上一口,腸胃舒適,腦清目明。
關於珍珠湯,龍南民間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在清道光年間,龍南的龍頭魚豐收,一位名叫徐思莊的人大量進貢龍頭魚,皇上便派欽差大臣前往龍南給他賞賜。夏日炎炎,山路嶇崎難行,欽差大臣途中中暑。來到徐思莊家已近黃昏,圩鎮上大魚大肉已賣完,徐思莊便燉煮龍南客家名菜“珍珠湯”給欽差食用,欽差取匙食之,頓時勞累盡消,甚覺是稀世珍餚。問其菜名,徐思莊看到珍珠米顆顆晶瑩剔透,如龍眼一樣,為取悅欽差,便說是“龍眼湯”,並闡述:“此湯是取百丈龍潭的龍頭魚之目烹調而成,故名龍眼湯,用以孝敬大人。”欽差聽後,覺得此菜名犯上,徐思莊惶惶不安,忙解釋此非貢品“龍頭魚”之目所煮,而是龍南民間的地方菜餚。隨即,徐思莊請欽差賜予菜名。欽差受其奉承和熱情款待,難以推卻,幾經推敲後說:“就叫‘珍珠湯'吧。”因此,“珍珠湯”或“珍珠粉”沿用至今。
太平香菇
楊村鎮產太平香菇馳名中外,楊村曾為全國最大的椴木香菇批發市場。楊村香菇又稱“太平香菇”,盛產於菇木資源豐富的楊村鎮,有平菇、信菇、花菇、冬菇等十幾個品種。太平香菇以其菇厚柄短、色鮮味香、質純肉脆等特點,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有“菇不到楊村不香”之說。太平香菇鼎盛時期,香菇年銷售量有幾千噸,銷售額達到上億元,其中80%以上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和中東。
楊村烏粉
楊村烏粉以味鮮爽口、色澤晶瑩、柔韌清香受到海內外客商的青睞。
太平水酒
楊村米酒又稱太平水酒,地方風味非常深厚,口感極佳,更是遠近聞名,膾炙人口,深受市場歡迎。精明的太平人利用自己生產的優質糯米和清沏透明的山泉水或井水,釀造出獨具太平風味的醇良水酒。太平水酒清香醇甘、撲鼻迷人,酒精度適,一般二十度左右,熱喝冷飲皆宜。太平水酒與眾不同,其特點主要是將生酒裝入特製的酒缸中密封鍛燒開沸。所以,醇香順口,飲後不上腦,是一種具有豐富營養成份的酒飲料。據科學分析,水酒營養價值是酒中之王。適量飲用水酒能通絡活血,提神醒腦,有益於健康長壽。因此,太平水酒從古流傳至今,經久不衰,享譽太平內外。從過去到現在,獨具一格的太平水酒,是太平人家家會做,人人會飲的大眾酒。逢年過節,婚慶喜事和農時大忙季節,家家一定會釀造最喜歡飲的水酒,喜事臨門還猜拳助興,熱鬧非凡,飲得人人紅光滿面,喜在面上樂在心中。
太平水酒如在冬天釀造,放的冬至水,密封燒沸煮透放入大酒缸中,可以長期存放。稱為陳年老酒。是太平人的主要飲食酒。家中自製,街上有買,圩上親朋好友,總要喝上幾杯太平水酒,以表情思。現在太平水酒已傳入龍南縣城和廣東連平、和平等地,如能研究出防腐防變,太平水酒將以其獨有的風味進入國內以至國際市場,到遠地去獨放芬芳。
龍南坳背梨
龍南坳背梨是龍南地方優良品種,產於坳背村。該果大(200-650克)汁多、香脆的特點,且早熟、豐產,小暑至大暑即成熟,株產高達340多公斤。享譽贛粵邊境幾十年,在外地大批優質梨競銷的情況下,它仍以獨特的果形和色、香、味而受到顧客青睞。
龍南板栗
主產於渡江鄉的紅星、下壩、上圳、下圳、蓮塘、黃花、陂坑,里仁鄉的栗園,桃江鄉的窯頭,臨塘鄉的大田、臨塘,程龍鎮的八一九、豆頭,東江鄉的大穩、江頭,馬牯塘鎮的會龍、龍陂等地。全縣年產量300噸左右,其中國家收購幾萬公斤。品質優於日本栗和歐洲栗。清末以來,一直為贛南外貿出口創匯的大宗商品之一,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聲譽。
龍南板栗的特點是:個大,飽滿,肉脆嫩,味香甜,營養價值高。據化驗,每百克栗肉含澱粉60~70克,蛋白質5.7~10.7克,脂肪2~7.4克,並含有鈣、磷、鐵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B、C。是生熟食和烹調之上品,加鹼粉可製作各種美味可口的糕點。具有補肝益脾、健胃生津的功能。栗花可治腹瀉,根皮能治痔瘡。樹材質地堅實,紋理清晰,耐濕抗腐,是優良的建築、家具用材。
龍南大蒜
龍南大蒜,又稱紫皮大蒜,是江西省龍南縣歷史悠久的名優特產。蒜頭(鱗莖)呈淡紫紅色或紫白色,瓣肉細嫩緻密,每個蒜包一般有10-20瓣。蒜包緊實,耐貯藏。品質優良,生食香脆辛辣,熟食香味濃郁,營養豐富。既是佐餐之佳品,又具藥用之功效。
龍南絞股藍
絞股藍,又名七葉參,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皂甙82種、胺基酸18種、微量元素19種及多種維生素,有“南方人參”之譽。絞股藍茶是利用龍南九連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天然純正的絞股藍為原料,套用科學的方法、先進的工藝精製而成的袋泡茶,色澤淡黃、滋味甘甜、清潤可口、香氣獨特,常飲有增強人體免疫能力、消除疲勞、健脾消食、鎮靜安神、降血脂血壓、清音潤喉之功效,是98'、99'“世紀之光”江西食品優秀產品,2002年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
龍南恆泰香脆花生
龍南眾人恆泰香脆花生以優質新鮮花生為原料,採用甘草等中藥古傳配方低溫烘製而成,未經漂白處理,保持自然本色,果均殼薄,飽滿充盈,富含蛋白質、鉀、鈣、鋅及其它微量元素,具有營養豐富、口感甘甜酥脆、食後猶存薄荷清香和不上火等特點,新產品“紅泥香脆花生”採用古傳“紅泥”保鮮秘方,用特殊工藝加工精製而成,更是獨具特色。歷年來被評為“96-98贛州地區免檢產品”、“計量質量信得過產品”、“97-98消費者誠信產品”,1997年12月獲“國家農業部全面質量管理達標”證書,1998年獲“98江西市場食品質量優勝產品”、“江西省鄉鎮企業名牌產品”,1999年獲國家食品工業協會“全國食品行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江西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
龍南竹古尖百花蜜
竹古尖百花蜜為中蜂採集的百花蜜,
經營養分析表明含有大約40%的果糖,35%的葡萄糖兩種糖都可以不經過消化作用而直接被人體所吸收利用。還含有果糖、麥芽糖、多糖、蛋白質、維生素等,含有與人體血清濃度相近的多種無機鹽,還含有一定數量的維生素B1、B2、B6及鐵、鈣、銅、錳、磷、鉀等。另外還含有澱粉酶、脂肪酶、轉化酶等,是食物中含酶最多的一種。酶是幫助人體消化、吸收和一系列物質代謝及化學變化的促進物。
百花蜜:采於百花叢中,集百花之精華。清香甜潤,營養滋補,消熱解毒,潤腸通便,安五臟、補不足等功效,是傳統蜂蜜品種。蜜色澤深,是多種花蜜釀成的混合蜂蜜,味甜,具有天然蜜的香氣,營養成分比較多。它還具有新陳代謝、免疫、助長發育、增強記憶、健腸胃、促進血液循環、保肝、消炎、鎮痛、延年益壽等多種作用,常食用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免疫力,助長發育、增強記憶、可以預防和糾正兒童的貧血。
南亨鄉通過在石門村組建竹古尖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社員30名,註冊竹古尖牌百花蜜商標,實行百花蜜統一包裝、統一宣傳、統一銷售,年銷售百花蜜可達3萬斤,幫助民眾實現收入年120萬元。

未來發展

1996年以來,龍南縣委、縣政府堅持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主攻工業企業、發展特色農業、壯大第三產業、大興機關實體和旅遊業、培育後備產業的“六管齊下”的經濟發展戰略,使縣城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初步統計,2011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75.16億元,增長14%;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9.1億元,增長37.9%;地方財政收入5.13億元,增長24%;財政支出首次突破10億元,達到13.1億元,同比增支3.63億元,增長38.4%;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01億元,增長20.3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640元,增長10.5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185元,增長12.08%。全縣個人儲蓄存款突破40億元,達43.24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44億元,增長18.1%,增速居全市第一。
近幾年,龍南縣各方面建設飛速發展,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投資環境。信息通訊快捷,五千門程控電話、行動電話、無線尋呼系統和圖文數字傳輸通訊均已全部開通。現有六家星級賓館,接待條件齊備,菜餚風味獨特。“太平香菇”、“龍南大蒜”、“龍南板栗”馳名中外。境內有30多種礦產資源,尤以高釔混合氧化稀土儲量多,占世界總量的70%以上。目前己形成稀土、建材、輕紡、食品、竹木加工五大工業體系,其中有國優、部優、省優、地優產品,龍南牌高釔混合氧化稀土、美威牌腐竹、玉岩牌水泥等產品,以質優價廉暢銷國內外市場。甲魚、鰻魚、美國牛蛙、美國山雞等特種養殖正形成規模,特色農業發展迅猛。
看龍南微博管理團隊全體成員將不懈努力,致力於用戶體驗的提升和網站功能改進,我們將確保看龍南微博建設與國內主流微博應用程式同步發展。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維護每個冬粉合理合法表達自己言論的自由。隨著看龍南微博的深入發展運營,我們後續將不斷推出貼近用戶的各種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希望熱心的您參與其中。
我們希望在這裡,看到更多值得思考的文字。
我們希望在這裡,能夠有更多的開心和快樂在這裡分享和交流。
我們希望在這裡,每個人都樂於幫助他人,並且在自己遇到問題的時候得到幫助。
我們希望在這裡,會員能夠發布或者尋求更多、更新、更好的實用信息。
我們希望在這裡,能幫助冬粉和商家實現更坦誠、直接的交流互動。
我們希望和大家一起,打造出龍南最優秀的門戶微博。
我們樂於將我們的思想,經驗,和更多的朋友們一起分享。
我們將用我們的努力,證明人與人之間,愛和關懷,始終是最基本的情感需要。
這是我們的理想,我們的期望。我們很有信心!因為我們相信,我們的信念,值得我們為此付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