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山椒鳥

粉紅山椒鳥

粉紅山椒鳥(學名:Pericrocotus roseus)為山椒鳥科山椒鳥屬的鳥類。分布於中南半島、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北起陝西、河南、西自四川、雲南、東抵長江下游、南達廣東、廣西、福建等地,主要棲息于海拔約2000米以下開闊的次生闊葉林、混交林、針葉林、開墾耕地和稀疏雜木灌木叢中以及也見於雨林邊緣。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孟加拉。

基本信息

科學分類

(圖)粉紅山椒鳥粉紅山椒鳥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鳥綱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山椒鳥科 Campephagidae

屬: 山椒鳥屬 Pericrocotus

種: 粉紅山椒鳥 P. roseus

基本資料

(圖)粉紅山椒鳥粉紅山椒鳥

中文俗名:小灰十字鳥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Vieillot,1818

拉丁文名:Pericrocotus roseus

同物異名:Muscicapa rosea Vieillot,1818

英文名:Rosy Minivet

物種特徵:體型略小(20厘米)而具紅或黃色斑紋的山椒鳥。特徵為頦及喉白色,頭頂及上背灰色。雄鳥:頭灰、胸玫紅而有別於其他山椒鳥。雌鳥:與其他山椒鳥區別在腰部及尾上覆羽的羽色僅比背部略淺,並淡染黃色,下體為甚淺的黃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

粉紅山椒鳥粉紅山椒鳥

尖厲的顫音似灰山椒鳥

分布

分布於喜馬拉雅山脈至中國南方;冬季至印度及東南亞的部分地區。甚常見於雲南、四川西南部(西昌)、廣西及廣東西南部高至海拔1500米的森林。

海南島可能也有其分布。冬季結成大群。

生活習性

粉紅山椒鳥粉紅山椒鳥
習性:粉紅山椒鳥通常結群活動於樹木頂端。在空中捕捉飛蟲後,返回原地,棲息枝頭;或者集群活動在樹枝間啄食昆蟲。飛行時紅黃色互相輝映,邊飛邊鳴,此呼彼應。
食性:山椒鳥主要取食毛蟲、蝽象、金龜甲等農林害蟲,是益鳥。
叫聲:本種特有的甜潤雙聲笛音pi-ru,第二音較低。粉紅山椒鳥尖厲的顫音似灰山椒鳥。[1]

繁殖方式

粉紅山椒鳥粉紅山椒鳥
粉紅山椒鳥在我國的繁殖情況尚少研究。通常營巢於茂密森林中喬木上,也在小樹上營巢。巢呈淺杯狀,主要用細草莖、細草根、松針等材料構成,巢外壁還用蛛網網一些苔蘚和地衣,使巢的顏色和營巢的樹幹一致,遠處看來,好像僅是枝幹上的一些苔蘚。巢距地高3m以上。每窩產卵2-4枚。卵天藍色或海綠色、被有暗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0-23mm×16-17mm。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分布圖分布圖

山椒鳥科鳥類

山椒鳥科(學名:Campephagidae)或鵑鵙科,是鳥綱雀形目的一個科。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澳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黑臉鵑鵙華南亞種
褐背鶲鵙西南亞種
暗灰鵑鵙海南亞種
鶲鵙屬
灰喉山椒鳥指名亞種
灰喉山椒鳥華南亞種
暗灰鵑鵙指名亞種
赤紅山椒鳥海南亞種
暗灰鵑鵙普通亞種
黑臉鵑鵙海南亞種
白眼先鵑鵙
鴉鵑鵙屬
短嘴山椒鳥指名亞種
鳴鵑鵙屬
短嘴山椒鳥西南亞種
北美拉尼西亞鵑鵙
長尾山椒鳥雲南亞種
橙鵑鵙屬
長尾山椒鳥指名亞種
黑臉鵑鵙雲南亞種
山鵑鵙
細嘴地鵑鵙
哈島鵑鵙
灰頭鵑鵙
赤紅山椒鳥雲南亞種
黑肩鵑鵙
灰白鵑鵙
短嘴山椒鳥華南亞種
蘇拉鵑鵙
長尾山椒鳥西藏亞種
黑胸鵑鵙
凱島鵑鵙
蘇島鵑鵙
暗灰鵑鵙西南亞種
帝汶鵑鵙
厚嘴鵑鵙
長嘴鵑鵙
青灰鵑鵙
黑翅鶲鵙
褐背鶲鵙
蘇拉藍鵑鵙
赤紅山椒鳥華南亞種
布魯鵑鵙
巽他山椒鳥
摩鹿加鵑鵙
雙色鵑鵙
白腹山椒鳥
三色山椒鳥
火紅山椒鳥
琉球山椒鳥
小山椒鳥
斑腹鵑鵙
黑臉鵑鵙
粉紅山椒鳥指名亞種
美島鵑鵙
爪哇鵑鵙
鸝鵑鵙
加納鵑鵙
紫喉鵑鵙
紅肩鵑鵙
黑鵑鵙
紅腹鵑鵙
鵑鵙屬
長尾鳴鵑鵙
斑鳴鵑鵙
薩摩亞鳴鵑鵙
黑眉鳴鵑鵙
雜色鳴鵑鵙
白眉鳴鵑鵙
金腹鳴鵑鵙
白翅鳴鵑鵙
白肩鳴鵑鵙
白腰鳴鵑鵙
黑鳴鵑鵙
黑白鳴鵑鵙
橙鵑鵙
黑頭鵑鵙
纓鵑鵙
巽他鵑鵙
白翅鵑鵙
灰鵑鵙
尖尾鵑鵙
黑腹鵑鵙
高山鵑鵙
紐幾內亞鵑鵙
多氏鵑鵙
菲律賓黑鵑鵙
留島鵑鵙
模里西斯鵑鵙
馬島鵑鵙
格氏鵑
非洲灰鵑鵙
藍鵑鵙
白胸鵑鵙
姬鵑鵙
黑冠鵑鵙
白腹鵑鵙
白腰鵑鵙
黃眼鵑鵙
粉紅山椒鳥
赤紅山椒鳥
短嘴山椒鳥
山椒鳥屬
暗灰鵑鵙
大鵑鵙
灰喉山椒鳥
長尾山椒鳥
灰山椒鳥
小灰山椒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