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

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

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1711.11.19-1765.4.15),俄國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和詩人,被譽為俄國科學史上的彼得大帝。提出了“質量守恆定律”(物質不滅定律)的雛形。 出生於阿爾漢格爾斯克一個漁民家庭,羅蒙諾索夫是俄國科學院的第一個俄國籍院士,他還是瑞典科學院院士和義大利波倫亞科學院院士。他創辦了俄國第一個化學實驗室和第一所大學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

基本信息

生平介紹

艱苦童年

1711年11月19日,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 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誕生於俄國阿爾漢格爾斯克省霍爾莫果爾附近的一個小村莊裡,父親是個富裕的漁民。阿爾漢格爾斯克是當時俄國最大的海港城市,這種環境對他從小的興趣和志向頗有影響。他從10歲起就協助父親捕魚,從小就有強烈的求知慾,但是目不識丁的父親不能給他以任何幫助。他只能向鄰居學習識字。

14 歲時,羅蒙諾索夫以《斯拉夫語法》和《算術》之自己的啟蒙書籍。然而為了躲過繼母兇狠的責罵和譏笑,他常常要忍飢挨餓,躲到僻靜無人的地方去看書。1730 年,19 歲的羅蒙諾索夫為了爭取較好的學習條件,離家求學。

求學生活

蘇聯1986年11月19日發行的羅蒙諾索夫紀念幣 蘇聯1986年11月19日發行的羅蒙諾索夫紀念幣

1731 年1 月,羅蒙諾索夫來到了莫斯科。在遭到一所貴族學校的拒絕後,他冒稱教會執事的兒子,進入斯拉夫-希臘-拉丁學院。他的學習生活異常艱苦。一方面是父親對他不顧家業出外學習十分不滿,不負擔他的生活費,他只能依靠學校津貼,過著半飢半飽的生活。另一方面則由於他年齡較大,又沒學過拉丁文,經常遭到同學的冷嘲熱諷。羅蒙諾索夫僅用一年時間就掌握了拉丁文,並自修了希臘文。

1735 年初,羅蒙諾索夫在用了五年時間修完了八年的課程,並取得優異成績後,被選派到彼得堡國家科學院大學深造。半年後,又被派往德國學習採礦和冶金。

1992年紀念幣 1992年紀念幣

1736年秋天先入馬爾堡大學學習物理學和化學等,後到弗賴堡學習礦業和冶金學。在克·伏爾夫教授的指導下學習。在馬爾堡苦讀的三年中,羅蒙諾索夫精通了德語、法語,更重要的是他開擴了眼界,跟上了歐洲科學發展的步伐,為他後來回國從事科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研究活動

涅瓦河畔的聖彼得堡科學院 涅瓦河畔的聖彼得堡科學院

1740 年 6 月,羅蒙諾索夫同德國房東的女兒齊西爾結婚,一年後,回到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抵制官僚和把持科學院的德籍院士的專橫,羅蒙諾索夫經常同他們爭吵,以致被以“橫蠻無禮”拘禁了七個月,直到他避開院長,直接上書女皇伊莉莎白·彼得羅芙娜後,處境才有所改善。後來他成為俄國科學院院士中的第一個俄國人。從此,他在這裡開始了他的卓有成效的科學研究工作和社會活動。

1742年羅蒙諾索夫成為科學院副研究員。

1745年8月成為聖彼得堡科學院院士和化學教授。

1748年秋他按照自己的計畫創建了俄國第一個化學實驗室。1749年之前,羅蒙諾索夫主要從事物理學研究,之後到1752年止他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化學方面。嗣後的歲月里,羅蒙諾索夫研究學科更為廣泛。

1761年手稿 1761年手稿

1755年創辦了莫斯科大學。

1760年他當選為瑞典科學院院士,

1764年當選為義大利波倫亞科學院院士。

1765年4月15日卒於聖彼得堡,享年54歲。

學術體系

物理理論

熱的過程

羅蒙諾索夫認為熱是摩擦所引起的,那末這個熱量的充分根源必須是包含在運動著的某種物質裡面,然而熱體中的運動中的物質微粒過於細微,使得這些運動從視界中隱藏起來。羅蒙諾索夫還證明,微粒運動應該是鏇轉的運動,而微粒本身應當是球形的。

此外,羅蒙諾索夫還在其研究中定義了能量守恆定律,並將之擴展到熱的過程:因為某物體用自身的力量推動他物體時,某物體消耗多少力量,變同樣的有導數傳導到被推動的其他物體。他指出熱是運動的現象,那么這種運動就不可能構想是那樣最高速度再不容許有更快的運動。相反的,運動可能減少到使物體達到靜止的姿態,這樣極限冷度就有可能。

羅蒙諾索夫做出了波意爾-馬略特定律的簡單推導,並證明在較大密度上應該注意到這個規律的偏離。同時他在論文中還描述了空氣分子的混亂運動。

電力學

羅蒙諾索夫提出了對暴風雨發生的理論和對於極光的電本質的見解。他把暴風雨的發生和空氣流上升聯繫起來,認為降下的冷空氣便是冬天雪融風停後嚴寒的原因。

羅蒙諾索夫認為熱空氣上升時,跟著必有一種含脂質的易燃燒的蒸汽上升。這上升的微粒,由於本性和固體性質接近,因此就不可能和雨滴融合,等到和雨滴相撞時,由於摩擦的刺激,便在其中引起電的現象。

他對極光進行了多項實驗,認為被抽出空氣的球受激電力,突然放射了一下光線,轉瞬消失。在北極光方面,按其全光面積,發光雖不像這樣急促,但有類似的地方,因為北極光發亮的柱近似垂直的從起電空氣的表面一直延伸到以太層。這一解釋與近代對北極光的解釋相近。

化學理論

羅蒙諾索夫反對當時盛行的燃素說,用實驗證明金屬在密閉容器內加熱,質量不會增加,而放在空氣里加熱,質量就會增加。他用實驗證明化學反應前後物質的質量相等,他也是最早套用天平來測量化學反應重量關係的化學家。

經過大量的實驗之後,1756年,羅蒙諾索夫得到了這樣一個結論:“參加反應的全部物質的重量,等於全部反應產物的重量。”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作為化學科學基石的質量守恆定律。實際上,早在1748年2月16日,在羅蒙諾索夫寫給彼得堡科學院院士列昂納德.歐拉的信中就曾經寫道:“自然界所發生的一切變化,都是這樣的:一種東西失去多少,另一種東西就獲得多少。因此,如果某個物體增加了若干物質,另一物體必然有若干物質消失。我在夢中消耗了多少小時,那么我必然失眠多少小時,如此等等。因為這是一條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所以它也應推廣適應運動的諸法則:一個物體如果靠本身的動力,引起另一物體產生運動,那么前者由於推動而失去的動量,必然等於後者受推動時獲得的動量。”應該說,這種觀點是質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的雛形。

俄語理論

羅蒙諾索夫認為俄語是一種豐富、靈活、生動有力的語言,同樣具有歐洲其他語言的優點。彼得一世改革以來,由於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俄語中夾雜著許多外來辭彙,古老的教會斯拉夫辭彙也未經清理。他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改革意見。根據古典主義的原則,他把文學體裁劃分為高、中、低三種,規定每種體裁所允許使用的辭彙,主張避免陳舊的教會斯拉夫辭彙和不必要的外來語。這為克服當時俄語的混雜現象、創造統一的規範語言打下了基礎。

貢獻與成就

羅蒙諾索夫在自然科學方面的貢獻範圍非常廣泛,涉及化學,天文學,物理學,地質學等。

促進了熱學在俄羅斯的發展

在物理學方面,羅蒙諾索夫創立了物質結構的原子-分子學說,通過熱的動力學說從本質上解釋了熱的現象。他以物質守恆定律的思想闡述了物質微粒的形態及熱傳導的原理,這是當時物理髮展的一大進步。此後19世紀末期兩位物理學家亥姆霍茲和玻爾茲曼就是藉助這個基礎企圖建立熱力學第二定律,可以說羅蒙諾索夫為之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有效的推動了俄國的物理的發展。

此外羅蒙諾索夫根據自己對空氣壓強的解釋,製造出氣壓計。其設備和原理至今被用於人們學術和日常生活中。羅蒙諾索夫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記錄了水銀的凝結現象的科學家。

奠定了物理化學和套用化學的基礎

羅蒙諾索夫用實驗的方法對盛極一時的燃素說加以駁斥,他的實驗成果有效地支持了數十年後化學家拉瓦錫推翻燃素說,建立氧化學說。此外,羅蒙諾索夫還提出了物理化學中著名的“質量守恆定律”意見,這為後世相關學科的創立和發展打下了可靠的理論基礎。

在套用化學方面,羅蒙諾索夫曾研究過彩色玻璃製造和植物營養等,創辦了俄國第一個化學實驗室。同時他首先採用計量的定量法用於化學實驗研究,還發明了許多化學方面的儀器,有效地推動了俄羅斯在化學領域的發展。

推動了俄羅斯語言純潔化

1725年手稿 1725年手稿

羅蒙諾索夫在純潔俄羅斯語言、使文學語言接近口語方面貢獻很大,被後世稱為“俄羅斯語言之父”,著有《修辭學》(1744)、《俄語語法》(1757)和《論俄文宗教書籍的益處》(1757)等。他在同時代詩人特列佳科夫斯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俄國重音詩體的理論,並在創作中進行了成功的實驗。他的詩音調鏗鏘,莊嚴雄辯,富有節奏感。

蒙諾索夫文學創作的成就主要是詩歌,他的詩頌揚英雄的業績,充滿對祖國的熱愛。他認為詩歌最重要的任務不是詠唱醇酒和愛情,而是培養崇高的愛國精神。《伊利莎伯女皇登基日頌》實際上是一首對俄國和彼得一世的讚歌。他還以頌詩體裁寫過一些雄偉瑰麗的科學詩,解釋自然現象(《晨思上天之偉大》、《夜思上天之偉大》等)。

成立了俄羅斯第一所大學

從一個沒有文化的漁民之子成長為俄國第一所大學的創辦人。這是俄國科學家和文豪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的事跡。他是睿智的理論家和學者,同時又是“文藝復興式人物”,其知識之廣博簡直了無邊際。他是科學發展史上的一位偉大的人物。在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年間,他是唯一的一位獨樹一幟的提倡教育的鬥士。他創辦了第一所大學。不過,說他本人就是俄國第一所大學恐怕還更恰當一些。

做出了地理及天文文學的重大發現

公元1755年1月20日羅蒙諾索夫在女沙皇彼得羅芙娜支持下建立了第一個俄羅斯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成立之初他任第一屆校長。1940年學校改名為羅蒙諾索夫莫斯科國立大學(以下簡稱莫大)以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莫大已經成為俄羅斯擁有聯邦級獨特的法律、行政地位的大學,它是俄羅斯最大的教學、科研、文化中心。

主要著作

科學著作

年代書名
1741《數理化學基礎》
1746《關於冷和熱原因的探討》
1748《實擬建立空氣彈力的理論》
1953《論電力起因的空氣現象》
1756《論光的起源》
1757《論金屬是由於地球震盪而產生的》
1760《論固體與液體》
1761《論化學的效用》
1763《論地層》
1763《冶金業或礦業原理》
1763《北海冰山起源探討》
1769《論金屬的產生》

上述信息來源於:

文學及哲學著作

年代書名
1738《論俄文詩律書》
1744《簡明修辭指南》
1747《伊利莎伯女皇登基日頌》
1748《修辭學》
1751《捷末豐特》
1757《論俄文宗教書籍的益處》
1755《俄語語法》
1761《論俄羅斯民族的繁殖和生存》

上述信息來源於:

個人評價

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之墓 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之墓

俄羅斯歷史學家西佐夫稱,羅蒙諾索夫是是俄國學者、詩人,俄國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的奠基人,他被譽世人為“俄國科學之父”和“文學上的彼得大帝”。

普希金這樣評價羅蒙諾索夫:“羅蒙諾索夫是一個偉大的人。他建立了第一所大學。就得更好—些,他本人就是我們的第一所大學。”

別林斯基對羅蒙諾索夫作了崇高的評價。他寫道:“羅蒙諾索夫仿佛北極光一樣在北冰洋岸發出光輝。這個現象光耀奪目,異常美麗。這證明了一個人可以適應任何情況和任何氣候,因為天才能夠戰勝厄運所沒下的一切障礙;最後,還題實了一個俄羅新人是能完成一切偉大而優美的事業的。”

蘇聯科學院院長瓦稚洛夫院士評價羅蒙諾索夫:“他的天才的影響,他的勞動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我們的語音、我們的語法、詩歌、文學全部都是從羅蒙諾索夫那裡成長起來的。只有通過羅蒙諾索夫,我們科學院才真正具有意義。”

人物紀念

2018年12月6日,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莫斯科主要機場多莫傑多沃機場將以科學家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的名字命名。

據報導,協調政府機構與民間社團關係的俄羅斯社會院今年10月組織“俄羅斯偉人”評選,計畫用俄羅斯偉人的名字對全國範圍內的47座機場重新命名,以強化民眾對歷史的了解。

官方投票網站的數據顯示,超過18.8萬人投票支持羅蒙諾索夫。根據這一結果,多莫傑多沃機場將用羅蒙諾索夫的名字命名。

多莫傑多沃機場經理伊戈爾·鮑里索夫說,多莫傑多沃機場很榮幸能讓羅蒙諾索夫的名字留在成千上萬俄羅斯和外國旅客的記憶中,正式更名將在俄羅斯聯邦政府正式批准後執行。

化學大師

化學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化學領域大師級人物的突出成果和貢獻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促進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對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與人類文明發展、進步密切相關。化學大師是在化學領域或化學某一領域有過突出貢獻或者巨大貢獻的人物。
白川英樹| 福井謙一| 阿道夫·馮·貝耶爾| 阿佛加德羅| 阿列克薩得爾·米哈依洛| 歐根·埃利希| 埃米爾·費雪| 奧斯特瓦爾德 | 永斯·雅各布·貝采利烏斯| 羅怕特·威廉·本生 | 弗雷德里克·索迪| 耿信篤| 哈羅德·克萊頓·尤里| 漢弗萊·戴維| 亨利·莫斯萊| 亨利·莫瓦桑| 卡爾·威爾海姆·舍勒| 卡爾·肖萊馬| 斯坦尼斯勞·康尼查羅| 路易·尼克拉·沃克蘭| 馬塞蘭·貝特羅 | 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 | 斯萬特·奧古斯特·阿累| 威廉·拉姆塞| 維克多·格林尼亞| 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 約瑟夫·路易斯·蓋·呂| 約瑟夫·普利斯特| 西奧多·威廉·理查茲| 雅科比·貝采里烏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