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社會學

管理社會學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全書以全新的視野、以哲學的思辨、以科學的實證在管理學與社會學之間搭建了一座知識定義的橋樑,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學科領域與學術流派。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管理社會學的作者管理社會學的作者

社會現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撲朔迷離,常常讓人難以分清彼此、不知所措,簡單問題可以複雜化,複雜問題也可以簡單化。假象往往容易在我們面前形成一堵牆和一扇虛掩的門,對社會現象的研究既要能進得去,又要能出得來;既要沿著現有的思路、線索和邏輯順理成章,又要超越現實問題不斷提升、升華。萬變不離其宗,抓住了這個“宗”就可以庖丁解牛、遊刃有餘,以不變應萬變。透過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去探視與窺測現象背後的林林總總,剖析其精神實質和深刻內涵,並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將其本質展示於世人面前,這是每一位研究者的使命和責任。越是想當然的問題,往往越是不好解答,感覺既是又非、似是而非,因此就越是需要深入研究。

新版《管理社會學》一書無論從結構上看,還是從內容上看,均有較大的改動。在改版過程中,既嚴格遵照規劃教材的統一要求,又保留了原有的風格;既有觀點上的修繕,又有內容上的更新,堅持與時俱進。該書中增添了管理詰問、管理的社會機理兩章內容,其餘部分通過內部整合的方式進行了最佳化、重組。

目錄

第一章 管理詰問

第一節 範疇擴張:無所不在的管理

第二節 概念模糊:說不清的管理定義

第三節 管理的對象:複雜的矛盾系統

第四節 管理的目標:矛盾衝突的均衡

第五節 管理的終極:不管不理

第六節 管理的過程:拆廟、修廟、換和尚

第七節 管理的手段:多管齊下

一、制度與秩序——規範原理

二、情感與意志——說教原理

三、激勵與競爭一占優原理

四、矛與盾——互克原理

五、利益與同化——共享原理

第八節 管理的藝術:虛實相間

一、統管統理——治理型管理

二、管而不理——名義型管理

三、理而不管——虛擬型管理

四、不管不理——無為型管理

思考題

第二章 管理的社會根源

第一節 為什麼要管理

一、理性與非理性

二、制度與非制度

三、自由與民主

四、三分技術七分管理

第二節 用什麼去管理

一、理性的喚醒與非理性的感召

二、制度的激勵與約束

三、利益驅動

四、權力與權利

五、傳統與榜樣

六、宗教

第三節 什麼是管理

一、管理是一種欲望

二、管理是群體理性的表現與對非理性的制約

三、管理是體現勞動品質的組織形式

四、管理是社會有序與穩定的連結

五、管理是自由與民主的實現形式

六、管理是利益共同體的契約與意志

七、管理是社會治理的分工與同構

八、管理是完善社會的努力

思考題

第三章 管理的社會屬性

第一節 管理與社會生活

一、社會性是人類生活固有的屬性

二、社會生活及其方式研究

三、社會生活中的管理

第二節 管理與社會分工

一、孔德的社會分工理論

二、涂爾幹的社會分工理論

三、馬克思的社會分工理論

四、社會分工對管理的啟示

第三節 管理與社會組織

一、社會組織

二、社會組織的管理

第四節 管理與社會制度

一、社會制度

二、制度理性

三、制度管理

第五節 管理與社會分層

一、社會分層

二、社會分層的管理

第六節 管理與社會控制

一、控制論

二、管理控制系統

三、社會控制

第七節 管理與社會秩序

一、社會秩序的含義

二、社會秩序的判斷標準

三、管理中的秩序與秩序中的管理

第八節 管理與社會發展

一、社會發展與現代化

二、政府社會職能

……

第四章 管理的社會視角

第五章 管理的社會機理

第六章 社會中的管理與管理中的社會

附錄一 管理思想概要

附錄二 名家談管理

附錄三 管理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書摘

第一章 管理詰問

第一節 範疇擴張:無所不在的管理

管理是無所不在的,學者們把管理作為人類社會活動的一種行為來研究,它是一種社會現象或文化現象,只要有人類社會存在就會有管理。“人類的管理能力,也就是有目的的組織能力,可以說就是人類自身的天性,古老得就像拇指可以豎起來一樣。”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有過多少驚心動魄的重大事件,曾有過多少不可思議的卓越發明,也曾有過多少令人驚嘆的宏偉工程,它們都曾在一定的時空中改變了人類的命運和歷史的軌跡。這些重大事件、卓越發明、宏偉工程都有一個共同的最基本的因素,就是都必須有精心的策劃和有效的管理。

今天我們也都生活在一個管理組成的社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只要需求超過了供給,我們就需要管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只要我們參與了工作或者志願活動,就需要管理。在當今社會,要幹得好一些,甚至做些好事,都需要我們像管理者那樣進行思考,即使我們本人並非管理者。我們想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做出一個更明智的抉擇,將自己的才能充分施展出來,我們就需要將管理學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管理普遍存在於現代工業化世界中,每一個組織都需要做出決策,協調各項業務活動,進行人員的管理,評價組織目標的實現情況。管理不僅包括我們常說的企業管理,還包括社會公共部門、非營利機構以及個人管理。如何管理國家?如何管理企業、管理學校、管理醫院?如何管理你自己、你的事業、你的行為、你的時間、你的精力、你的財富等等。管理本身並不是職業管理者的專利,而是人們每天生活中都要面對的主題之一。總而言之,管理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伴隨著勞動分工的日益專門化,經營規模的日益擴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長,管理的範疇進一步擴張,管理的動態性是我們所必須關注的焦點。技術進步不斷向管理部門提出新問題,人事關係的複雜性也經常向那些履行管理職能的人提出挑戰。社會對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斷擴大著管理科學的範圍,使之湧現出新的思潮,比如現在關注的環境、法律、道德問題、信息系統、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文化的差異、發現的行為模式等等。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